当前位置:

湘潭市57项创新成果亮相首届湖湘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

来源:湘潭市总工会 湖南工人报 湘潭电视台 编辑:刘放明 2022-09-06 09:19:18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日,“匠心逐梦 强国有我”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特别设立了湖湘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巡馆活动,集中展示了全省14个市州、省直工会、大型企业劳模创新成果。湘潭市47家单位带来的57项创新成果亮相成果展,成为伟人故里一道亮丽的创新风景线。

图片

湘潭展馆面积182平方米,共分为5个大的区域,重点展示湘潭劳模工匠、大国重器、专精特新、湘情香品、绝技绝活等,充分展示了在莲城大地上涌现出来的各行各业劳模工匠杰出代表的创新成果和企业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旗帜引领 产改工作硕果累累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响亮地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湘潭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布升级版《莲城人才行动计划》,推动各级劳模工匠在莲城大地竞相涌现。目前,湘潭有市级以上劳模957人,其中国模44人、省模433人、市模480人。2021年全省评选表彰10名“湖湘工匠”年度人物,湘潭就有3人获此殊荣。湘潭市各级各部门积极为年轻“小匠”们创造“出圈”机会,各类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密集举办,先后比武产生200余名“湘潭市技术能手”。如今的湘潭,每一个产业工人都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创新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新时代的筑梦人。

为国铸器 伟人故里匠星闪耀

图片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艾爱国,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坚守焊工岗位,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多次参与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他还收徒600多人,让“工匠精神”传遍三湘大地。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万步炎,领衔研制的“海牛号”让中国人探寻到深海的宝藏,2021年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数控湘女第一人”杨芳,从一名学徒成长为江南工业集团首席技师,把高精尖玩出了新高度,近五年来,她组织参与科研项目60多项。她还积极“传、帮、带”,成为企业最智慧、最具亲和力的“师傅”,让更多的年轻工人走进了“工匠”的预备行列。

创新创效 踔厉奋发智创莲城

图片

在成果展区,刷新世界纪录的“海牛号”系列深海钻机等一大批专精特新成果集中展出,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多种战车模型惊艳亮相。

在全球的超级工程里,不少项目都闪耀着“湘潭造”的光芒;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建设中,主桥使用的2.4万吨关键钢板由华菱湘钢制造。

在高度达332米、气候环境、施工条件极为恶劣的贵州平塘特大桥主塔建设工程中,江麓集团为桥塔施工专门设计生产了防水、防雾、防风、防冷凝的个性化塔机,安全可靠地完成了“世界第一桥塔”的建设任务。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而湖南崇德科技成功研发的“华龙一号”主泵轴承,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湘情香品 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

湘潭市总工会主席徐亚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升平、吴渊爷孙俩指点下体验纸影戏表演。

图片

来自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兵器大工匠”罗军现场表演“神奇磨法”等绝技绝活。

一代又一代湘潭人,在湖湘精神的浸润下,秉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遗财富;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写,湘潭着力打造毛氏、曾氏、齐氏、黎氏四大伟人名人菜,匠心制作,保持传统,推陈出新,赢得广大食客青睐;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的龙牌酱油,传承了280年的湘潭味道,关键步骤至今保留着人工操作;石鼓油纸伞,72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人工操作,成为湘潭县不少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精美的雕刻,高亢的唱腔,湘潭纸影戏至今能让人们领略到数百年前的湘潭文化。

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拼搏下,曾经梦幻般的“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早已成为现实,踏上新征程的湘潭匠人们,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三牛”精神,发扬“四干”作风,为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彰显担当作为,展现主力军风采,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湘潭市总工会 湖南工人报 湘潭电视台

编辑:刘放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