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读湘潭市《安全强基固本攻坚实施方案》

来源:湘潭日报社 作者:王超 成瑶 编辑:楚湟 2025-04-16 12:31:03
时刻新闻
—分享—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今年湘潭市提出要立足“两个根本”,坚持“两个至上”,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如何提升本质安全能力?近日出台的《湘潭市实施“七大攻坚”总体方案》子方案《安全强基固本攻坚实施方案》给出了明确路径。

主要目标

攻坚安全生产深层次矛盾问题,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确保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抢抓中央一揽子政策机遇,全力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完成“保交房”扫尾任务,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应对灾害能力

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交通、消防、燃气、建筑施工、工贸企业、危化品、矿山、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农机、水利、电力、学生和校园、体育、文化旅游、仓储物流、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密集大市场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巩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畅通“生命通道”等专项整治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416122627.png

森林防火演练。(通讯员 陈功 摄)

持续推动隐患“清零”。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两张清单”,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提升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持续强化“三查一曝光”举措,健全闭环整改和责任倒查机制,全覆盖排查、“零放过”整改,做到风险有效管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持续加强监管执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健全安全监管“白名单”制度,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县、乡“打非”主体责任,加大举报奖励力度,依法强化“一案双罚”“行刑衔接”,严格落实通报约谈、挂牌督办、警示曝光、联合惩戒、责任倒查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加强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通过实施企业可持续项目、落实推广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湘乡试点做法、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推行“一会三卡”等重点工作,推动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探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措施,坚持依法监管和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管控、事故预防、事故补偿功能,推动企业自主强化安全管理。

持续抓好科技兴安。结合智慧湘潭十大具体应用场景建设,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应用等技术,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推广应用安全适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化工落后工艺技术设备、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推动矿山企业智能化建设,推动老旧消防设施改造升级,建设城市生命线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快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

微信图片_20250416122601.png

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摄影 欧阳天 姜瑾)

持续改善全民安全素养。加强矿山、危化、冶金、工贸、燃气、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文博单位、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持续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办好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强化基础建设和科技赋能,建立健全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提升监测预警预报效率和质量。优化调整加密监测站点布设,提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完善落实“631”预警叫应机制,健全预警响应反馈机制,加快应急广播体系终端建设,着力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

持续妥善应对自然灾害。持续推进2024年自然灾害复盘整改提升工作,强化风险评估,严格落实处置重大灾情险情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机制,构建防汛抢险救灾、森林防灭火、生产安全事故“三个模块”应急指挥体系。拓展深化洪涝灾害“3545”机制、森林防火“三定两能”工作法等监测防控措施,分行业建立应急专家指导和处置机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强化队伍、物资、装备落实,统筹建立应急力量联训联演联战及应急处突机制,加强城区、山区以及“一江两水”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加强对农村切坡建房、易地搬迁住房地质灾害隐患的监管和治理,加快中小河流、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狠抓巡查防守,强化技术支撑,突出避险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持续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鼓励支持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加快推动森林消防、危险化学品、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等领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消防站建设,规范加强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通过技能比武、送教上门、培训等方式增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相关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基层宣传教育能力、组织指挥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基层基础,筑牢安全防线。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守牢债务风险底线,兜牢市县“三保”底线,有序推进金融领域风险化解,全力推进重大案件风险处置。

强化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管

有力有序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全面梳理排查五类项目风险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分类推动风险处置,抓好开工、预售、交付等重点环节管控,实现存量风险有序出清。优化完善“保交房”项目“一楼一策”方案,全面完成“保交房”扫尾任务。开展保办证集中攻坚行动,实现“应发尽发”。持续开展常态化城市危旧房安全排查,定期更新危房管理台账。坚持“属地管理、权属管理”原则,对排查发现的城市危房立行整改,强化日常巡查与安全监控,有序消化整治各类危险房屋。结合实际出台房屋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房屋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支持“白名单”项目融资的金融机构,在商品房预售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存放、账户开设方面给予正向激励。

持续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要求,有效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实施以旧换新、团购、购房补助等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开发企业开展各类购房营销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以需定购”推动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阶段性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全年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699套。

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鼓励房企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增加空间更大、品质更高、配套更好的住房供应,支持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组织开展“好房子”示范项目征集,打造一批设计好、选材优、配套全的样板项目。落实《湘潭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确保2025年新建建筑装配式占比达到60%以上。打造“友善物管”湘潭品牌,推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购买电梯保险试点。

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开展住房底数摸排,建立住房需求模型,实施差异化调控,以“一楼一策”为基础,构建“一城一策”精准调控机制。坚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原则,按照“以需定建”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和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探索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商品住房项目开发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实现开发贷款发放与项目建设周期相匹配。

来源:湘潭日报社

作者:王超 成瑶

编辑:楚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