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湘潭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唐亦政详细介绍了全市政法系统五年以来取得的成绩。

湘潭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陈冠军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网时刻10月20日讯(湘潭分站记者 楚湟)党的十八大以来,湘潭市政法系统在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聚焦发力,在司法体制改革上创新突破,在建设“平安湘潭、法治湘潭、过硬队伍”上狠下功夫,政法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10月20日上午,在湘潭市喜迎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政法系统”专场上,湘潭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唐亦政详细介绍了全市政法系统五年以来取得的成绩。
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作为
五年来,湘潭市政法机关积极提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组织开展“改进工作作风,服务经济发展”“护航金融,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百名政法干警服务百个企业(项目)”“推进一优化三加强、服务精美湘潭两年行动”等专项活动,不断净化发展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全市政法机关坚持把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26800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4053名;全市检察机关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9762人,提起公诉12822人;全市法院审结刑事诉讼案件8752件,生效判决罪犯8480人。深入开展防风险、促发展专项活动,积极预防、依法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全市法院依法妥善审理金融借款、民间借贷案件14689起。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从严查处职务犯罪,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242人,渎职侵权犯罪81人。公安机关侦破经济犯罪案件1324起,挽回经济损失9.63亿元。
检察机关设立驻园区检察室,实现预防职务犯罪与园区、企业无缝对接;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侦查监督,对涉企违法犯罪,形成强大震慑。法院机关发挥非诉执行作用,妥善处理项目所涉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安置等纠纷。公安机关健全警企协作机制,推行“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负责人联系项目制度,深入整治重点企业(项目)周边治安环境,依法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扰工等违法犯罪。司法行政机关建立涉企法律服务帮扶机制,成立经济发展环境律师服务团和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代理服务。
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将警务服务下沉到街面警务站和社区警务室,搬到政务服务中心、4S店和商场。在全省率先开通公安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研发“掌上公安”APP,在线办理包括出入境、交管、治安、监管等在内的7大类116项公安业务。“双微”平台开通4年来,为群众办事20000余件。同时,实现非行政许可“零审批”。司法行政机关组建法律援助“一小时工作圈”,实现法律援助咨询全覆盖,五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205件。实施法治文化惠民“五个一”工程,湘潭市获评“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深化司法改革,法治湘潭建设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坚持司法为民,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稳步推进员额制改革,遴选出全市首批员额法官246名、员额检察官167名,入额比例分别达36.3%、32.8%。今年推行员额制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审执结案件数与改革前同比分别上升9.1%、4.8%,全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数同比上升30 %。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开展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试点,将专业法官会议作为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议题的前置程序,通过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件无一件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深入推进“4+X”警务机制改革,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成指挥情报、侦查实战、治安防控、新闻舆情以及执法监管五大中心。2016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比2012年下降27.2%。现行刑事案件破案率较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2015年、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着力解决“立案难”问题。自2015年5月1日实施立案登记制以来,全市法院登记立案50712件,同比增长24%,当场立案率97%,并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力度,积极破解“执行难”问题。检察机关认真开展“新农合”等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提出检察建议,跟踪回访监督,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推进律师制度改革,制定《关于建立律师以案释法制度的实施办法》《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试行办法》,组织律师参与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听证、专题评议等,提升执法公信力。组建案件评查专家队伍、社会救济专业队伍、帮扶稳控专门队伍,强化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依法办理、依法终结、国家司法救助等举措,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
出台《湘潭市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坚持“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三原则,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法院实现依法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网。落实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建立网上公安局,完善阳光警务办案系统,全面公开执法信息。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公开行政执法事项。紧盯重大案件、热点敏感案件开展重点评查,严格纠错追责。五年来,共评查案件2000余件,祁锦坤贷款诈骗案等重大敏感案件依法改判无罪。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完成人民监督员工作职能由检察机关到司法行政机关平稳交接。
创新社会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五年来,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全市综治民调连续5年稳居全省先进市前列。
制定《湘潭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行“八位一体”街面常态化防控,实施“三圈封控”、“五分钟关城门”警务防控战略。建成公共安全治安视频监控点7860个、整合社会监控资源2800余个,重点单位、要害部位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五年来,“两抢一盗”等8类严重刑事案件分别下降41%、61.78%。建成全省第一批集“封、堵、防、打”四大职能于一体的市级反电信诈骗中心,截至目前冻结止付资金897.31万,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150余万,成功劝阻受骗群众400余人次。在全省率先开展“三实”信息采集,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在金融、电信、交通、寄递等重点行业领域强力推行实名制,全市5个二级以上客运站的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全面实施实名制。
2012年,湘潭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目前,全市城乡基本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共划分网格5065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0633名,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今年出台《湘潭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意见》,实施“网格化+”工程。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综治阵地实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2012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专业调解组织。截至目前,县市区、园区婚姻家庭、劳资合同等矛盾纠纷专业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调解公信力、成功率大幅提高。全面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村(社区)为主”制度,在全省首创“三官一律”进社区(村)、“三调联动、三级联调”做法。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社区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肩负使命扬风帆,砥砺奋进立潮头。全市政法系统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引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续写湘潭政法事业的辉煌新篇章。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楚湟
编辑:黄滔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