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谭晓红:用航模为孩子插上飞向蓝天的翅膀
谭晓红:用航模为孩子插上飞向蓝天的翅膀
2018-09-16 18:03:14 字号:

  

 

  创新及科技实践课上,谭晓红为学生们讲解航模。

  

 

  创新及科技实践课上,谭晓红为学生们演示航模。

  

 

  为了不影响学生们文化学习,航模实操往往在学生的空闲时间,双休日也不例外。谭晓红(左一)会全程指导,冬天也不例外。

  

 

  学生遇到难题时,谭晓红(右一)会细心、耐心的进行解答和演示。

  

 

  2018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决赛湖南代表队合影。

  红网时刻记者 曹维 湘潭报道

  近日,2018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决赛这项全国模型顶级赛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圆满落幕,多年没有组织队伍参赛的湖南代表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选手们披荆斩棘,从30支代表队中拿下了两项团体第一名、一项团体第二名、一项单人组第一名、一项双人组囊括前三名。硕果的取得离不开选手们的奋力平博,更离不开带队老师提供的技术指导和后勤保障。谭晓红就是2018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带队老师之一,他目前就职于湘潭市第十一中学。

  我们见到谭晓红时,他并不在学校内,而是躺在湘潭市中医院的病床上。微胖的身体无力的靠在床头,手背上的针眼清晰可见,眼睛中还残留着未消散的疲惫……

  “我是8月26日出发的,达到目的地是8月28日。”谭晓红一谈起航模比赛便精神大振,坐直了身体说,他花了30多个小时,驱车1700多公里,为的就是运送航模比赛用的器材。

  55岁的谭晓红为什么如此拼?“器材关系到湖南代表队的训练和比赛,其他人运送我不放心。路程虽远,我坚持一下还是能做到。”谭晓红说,虽然航空模型的体积比载人飞机小很多,但结构、驱动原理却十分相似,在供能有限的情况下,材质相对来说较为轻巧、脆弱,运送容不得丝毫马虎。

  到达目的地后,谭晓红顾不上开车的疲惫,立刻又为选手的注册报道、实地训练忙活了起来。“谭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飞机的飞行动作、轨迹都是一点点去扣。”下课后赶来看望谭晓红的学生文卓说。文卓今年在市十一中上初三,在大赛中为团体和双人组各贡献了一枚奖牌,“不管是比赛训练,还是平时练习,只要动作有一点不标准,谭老师就会陪着我们要求重新来一遍。”文卓说,他能够代表省级代表队参加国家级大赛,并拿到奖牌和荣誉证书跟谭晓红的悉心指导、严格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卓从入校开始就加入了谭晓红开设的创新及科技实践课,“谭老师上课很有意思,能引起我的兴趣。”文卓说,他听了谭晓红讲授的第一课后,就喜欢上了航模,因为谭晓红授课的内容并不是枯燥的各种飞行理论,而是航模的组装、操作和玩。“创新及科技实践课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讲的是航模理论,其他都是实践实操。”谭晓红介绍,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步就是拿出半成品的航模让学生动手自己组装并把航模飞上天,让学生感受到航模的魅力,激发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航模的各个部件,把制作流程、飞行原理等理论知识贯穿在航模的制作过程之中;最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航模领域,和学生一起探讨航模,把各种奇思妙想付诸于实践。

  “我是把教学当成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谭晓红说,近十年,他自学了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建筑模型制作、航空模型、海模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参加了省、市及全国相关知识培训。同时,运用课外时间不断钻研模型领域和教学方式。在谭晓红来看,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找到找对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让学生爱上学习。

  谭晓红的教学理念、方式广受认可和好评。近年来,他编写了科技体育运动的教材,制定了系统教学计划、教案,开发了系统课程,提出了科技体育与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相互渗透思路。正因为谭晓红在航模领域、教学方面的刻苦钻研、不断突破,他成为省第一批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驾照的考官,被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聘请为湖南省高中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理论授课专家,也成为湘潭市中学科技教学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湘潭市十一中先后成为湘潭市唯一的一所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全国百佳创新型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定向越野唯一“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誉。

  “获得了荣誉是一种认可,但也将成为历史。”谭晓红说,他接下来还将在专业领域继续钻研,精益求精,带领学生们在国、省、市等赛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荣誉;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充分融合学生们的性格特点、特质,用更多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训练学生的思维理念和制作设计思想,形成良好认知世界认知事物的世界观,为学生打造一个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为学生们插上飞向蓝天的翅膀。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曹维

编辑:黄滔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