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岳塘区“三点半”课堂让孩子放学有“归宿”
2019-04-11 09:15:03 字号:

11.jpg

“三点半”课堂孩子们学皮影戏。

红网岳塘区分站4月10日讯(记者:何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月9日下午4点,滴水湖国学教室还传来朗朗读书声,以往三点半放学后学校早已人去楼空。为啥?原来这是岳塘区开设的“三点半”课堂,让孩子们放学后有“归宿”。

“三点半”课堂巧解尴尬的“时间差”

“老师,‘三点半’课堂我第一个报名!”3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岳塘区课后服务工作在全区铺排开来,还在摸底调查阶段,“三点半”课堂就受到家长们的强烈支持。

“钱少,安全,还能学到东西,当然高兴哩。”湘钢三校三年级学生黄心妍的爸爸说,他和妻子都是上班族,三点半女儿放学时他们还在工作,这尴尬的“时间差”让他们犯愁,之前只能将女儿送到校外托管班。

细心的黄爸爸还跟记者算起了一笔账:在外托管一个月要700元,还不包含专业学习;上学校的“三点半”课堂,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仅有老师辅导作业,学校还开设特色专业课堂,三个月下来才600多元。

“爸爸你知道为什么南方是纸影,北方是皮影吗?”回家路上,黄心妍拿出在非遗课堂上学会的皮影戏知识考爸爸,黄爸爸虽然没答上来,却乐得合不拢嘴。

岳塘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黄心妍这样的家庭情况很普遍,为解决好课后孩子无处去的问题,岳塘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的原则在全区小学开设“三点半”课堂。课堂严禁集体上课或补课,要求学校老师辅导学生作业,并根据自身特色开设国学、足球、声乐、非遗等专业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工作开展一个月来,受到学生欢迎,也得到家长好评。

“三点半”课堂温暖贫困学子

“读书的东西不懂,出去补课没钱。”七旬老人说起孙子的教育问题,直抹眼泪。

湘钢三校郑同学的父亲曾是一国企职工,八年前因公负伤丧失劳动能力,自此母亲很少回家,这些年一家人靠着爷爷奶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只想好点培养孙子,但是冒得办法。”这次“三点半”课堂免费向贫困学子敞开大门,消息传到老人耳里,乐在心里。郑同学的老师说,作业每天有人辅导后,学习成绩明显得到了提高,人也乐观开朗了不少。

与郑同学情况类似的杨同学不仅解决了作业无人辅导的问题,还积极加入了“天籁之音陶笛社”,学习专业知识。她说,学习陶笛既能掌握一门乐器特长,还能陶冶情操,很开心。

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将困难解决在学生家长的心坎上,岳塘区将天秤向贫困学习倾斜,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全免费政策。同时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等群体进行优先保障。

来源:红网岳塘区分站

编辑:黄滔-湘潭站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