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王依份:推广油莎豆的“阳光致富带头人”
2019-05-25 17:07:41 字号:

QQ图片20190514164257.jpg

王依份在基地查看油莎豆生长情况。

QQ图片20190514164231.jpg

成熟的油莎豆。

QQ图片20190514164455.jpg

王依份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红网时刻记者 焦炬 通讯员 楚伊瑀 湘潭报道

初夏时节,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犁头村的湖南敦伦科技湘油莎豆样板基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一位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在这片绿意盈盈的田间地头忙碌着,他就是该基地创始人之一的王依份。

在犁头村,一提起王依份,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不惧困难、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创业者。

今年49岁的王依份是娄底双峰人,因年幼时一次意外,导致右眼受伤,从此落下了视力三级残疾。1990年起,王依份在醴陵、郴州等地从事地质勘测工作,小日子原本过得还算不错。可是,为了给患有脑瘫的儿子治病,王依份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2002年,王依份来到湘潭,在雨湖区宝丰街社区做点小本生意维持生计。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有感情,最擅长的是种植。”为了改善生计,王依份计划从农业入手,开启创业之路。通过辗转多地开展调查,王依份决定种植太空莲,“太空莲有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我对种这个很有信心。”

几年下来,这个“门外汉”通过多次到湘潭县、雨湖区湘莲种植基地学习积累经验,终于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种莲经验。2016年,王依份与4名合伙人在怀化靖州创立爱莲专业合作社,开发靖州文峰塔 AAA 级景区千亩荷花园。合作社第一年的收益不错,并帮扶当地贫困户118户,残疾人35人。

尝到甜头后,王依份决定扩大种植莲子的规模。

2017年,王依份回到老家,与2名合伙人在锁石镇流转6百余亩土地,开发上尧翠荷景区。“虽然,开发这个景区我自己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种植莲子让当地的107户贫困户和35名残疾人渐渐走上了致富路。”王依份说。

谈到为什么现在大力推广种植油莎豆,王依份笑着说:“我小时候偷偷吃过油莎豆,觉得它特别好吃。”

“自从从事种植业后,我对农产品就特别关注。”据王依份介绍,201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档推广种植油莎豆的农业节目,“当时我很想加入种植油莎豆的行列,可那时候的条件不允许。”

油莎豆又称“虎坚果”“地下核桃”,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在黑龙江、河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均有种植。油莎豆适应性极强、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是一种集粮、油、牧于一体的优良经济作物,也是一种美化和绿化环境的观赏性植物,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超过了绝大部分农、林、牧作物。“为了掌握油莎豆的种植技术,我多次前往河北拜师学艺,还专门研究了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对油莎豆种植的影响。”王依份说。

2017年,王依份收获满满。他不仅接连参加了省扶贫办主办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技术型”学习、雨湖区人社局主办的SYB创业项目培训,在调整创业思路、评估市场行情、企业人员组织、利润计划等方面展开深入思考,还逐渐构建出一套符合政策方向、自身能力以及现有发展水平的油莎豆种植项目规划。

2018年,王依份在雨湖区农业局、区残联等单位部门的帮助下,在易建河村流转200亩土地打造油莎豆样板基地,试种油莎豆并获成功。“2019年,我们会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再进行保底收购、加工、销售,让种植户真正的受益。”王依份说。

“油莎豆出油率为25%。按每亩750公斤的产量和每公斤60元的油价计算,样板基地的毛利可以达到225万元,能带动60人就业。”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了解他的事业,了解油莎豆种植带来的收益,2018年,王依份带着油莎豆样板基地项目,登上了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的舞台,并在湘潭市选拔赛中荣获专项组第一名。这一年,王依份还凭着油莎豆样板基地项目,被评为2018年度湖南“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示范户)”。

“按照我的设想,我们在2019年要把这个样板基地打造成种植规模达到1100亩的湘潭油莎豆产业园。然后,明年力争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万亩。虽然有点难,但还是蛮有希望的。”为了推广种植油莎豆,带领更多的农户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也为了把自己的种植业做大做强,王依份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和发展目标。

“只有努力了,才会有希望。希望更多的贫困户、残疾人能加入我的团队,合力把种植业做大做强,共同致富,一起奔小康。”王依份说。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焦炬

编辑:黄滔-湘潭站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