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杨梅洲的路上堆满了淤泥,黄黄的盖了厚厚的一层。
洪水退去,不少被淹的地方重见天日,淤泥覆盖地面。
红网时刻湘潭7月13日讯(记者 曹利敏 通讯员 童娟)7月13日8时00分,湘江干流湘潭水文站水位37.99m,退出警戒水位(38.00m)。当天8点20分,记者随湘潭市城管局一行前往杨梅洲开展清淤工作。随行路上,看到窑湾和杨梅洲地区不少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显露了出来,淤泥覆盖地面,厚厚的,像一锅化不开的黄色浓汤。
由于路上满是淤泥,车辆不好行走,大家在半路下了车,穿着套鞋赶往杨梅洲公园。“这就不知道多厚啦,不敢下去。”小路边上,家住杨梅洲的一位老人指着家门口的淤泥说,没穿套鞋,不敢下去。“也怕这泥水有毒,还是等等吧,到时候叫大家伙一起帮忙来清淤泥。”老人背着手走开了。
9点,杨梅洲公园门口,市城管局运来了各种清淤工具,水车、挖掘机也就位。但是淤泥太厚了,水冲不动,只能先人工清淤。大家拿着扫把、推铲、扯耙、铁锹等工具,干得热火朝天。市城管局的一位女同志被泥水溅了一身,但是她只是稍微掸了下,又加入清淤队伍,和大家一同铲起淤泥。
泥巴实在太厚,人工也铲不动的地方,就只能机械作业。
淤泥的阻力很大,又有流动性。大家采取团队作战的形式,一同把淤泥推到边上。
11点多,杨梅洲公园门口的清淤“大战”结束,接着水车上阵,工作人员拿来水管来回扫射,慢慢的,水泥地面终于露了出来,地面变得干净起来。
“我们今天出动了400多人,按照水退人进的原则,集中力量,对遭受洪涝灾害的公园、广场、灯饰、燃气设施开展抽水排涝、垃圾清理、设备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尽快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的市容环境秩序,将洪灾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协助窑湾街道开展灾后清洁及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雨湖区的环卫所的环卫工人们卖力地铲着路上的淤泥。“早点铲完,车辆好通行,大家走路也方便。”一名环卫工人说。
第一天小范围的清淤工作结束了。随着洪水的继续回落,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进行清理,更大更艰巨更漫长的任务还在后面,更多的人将投入到这场清淤工作中来。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曹利敏 童娟
编辑:曹利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