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湘潭9月26日讯(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吴元知)9月26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湘潭市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湘潭市卫健委负责人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湘潭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回眸70年,湘潭市先后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幸福家庭创建示范城市,成为第四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湘潭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医养结合等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来,湘潭市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全民健身为重点,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指导、项目推广、考评提质“五位一体”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新模式,有效改善了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不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井喷式增长、各类疾病现年轻化等问题。
其中,湘潭市“五位一体”健康促进与教育管理模式被省科技厅立项并入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优秀案例”,健康促进与教育“湘潭经验”在全国推广。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强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花、霍乱、白喉、麻疹、疟疾等多种传染病在湘潭境内广泛流行。70年来,湘潭市切实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全力实施免疫规划政策,传染病防控取得非凡成就。其中,一类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湘潭市连续28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连续21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自2004年以来,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保持为全省最低水平。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目前,湘潭已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疾病防控服务体系和政府主导、卫生行政牵头的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全面建成了市内分工协作、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疾病防、治、管服务网络。2015年,湘潭市五个县市区全部建设为省级以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其中雨湖区为国家级示范区。
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70年来,湘潭市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彻底改变了解放前积贫积弱的医疗卫生状况。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到2341个,其中三级医院5个(三甲医院4个),二级医院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5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个;全市医卫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95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530人,注册护士8765人。
2009年至2018年,湘潭市投入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资金21.38亿元,新建或改扩建医院(含公卫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114家。目前,全市已实现每个建制乡镇(街道)、村(社区)拥有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构建了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70年来,湘潭市坚持以健康湘潭建设为统揽,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民医保制度覆盖城乡、药品供应保障日益完善、综合监管成效显著,综合医改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2018年湘潭市及湘乡市获评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排名全省第一。
目前,湘潭中心城区成立了以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为核心单位的医疗健康集团,县域内组建以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龙头的医共体,在全省率先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2018年,全市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89%。
此外,新闻发布会还邀请了市疾控中心主任、市优秀公共卫生工作代表马金辉,优秀医师代表周仕钧两位优秀医卫工作者,以亲历者、见证者的身份现场讲述和介绍所在领域的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切身感受70年来湘潭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巨大发展和变迁。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凌雨晴
编辑:楚湟-湘潭站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