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视频丨湘潭市食安办提醒市民:夏季警惕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
2020-06-12 17:17:56 字号:

视频丨湘潭市食安办提醒市民:夏季警惕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

勿采勿食野生蘑菇宣传片

红网时刻记者 曹利敏 通讯员 傅敏杰 湘潭报道

每年春夏季节,雨水充沛,气温上升,是野生蘑菇疯长的季节。提起野生蘑菇,很多人马上想到鲜香味美、质嫩爽口、回味无穷。但是,野生蘑菇有可能有毒。近期,湘潭市相继报告多起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为了预防市民误食毒蘑菇,市食安办印发了《关于转发<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集中开展野生毒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等加强对集市、农贸市场全面检查,向经营户发放宣传资料,确保野生蘑菇不流入市场;市教育局结合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开展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知识讲座,师生及家长参与20000多人次。各乡镇(村)、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发布和上户宣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与巡查,教育群众和经营者不采、不卖、不加工、不食用野生蘑菇。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人员1206人次,执法车辆312台次,检查经营户、餐饮单位670多家。

然而,仍有少部分市民为了一饱口福铤而走险,到野外采摘蘑菇食用,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有毒的野生菌与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形态上很相似,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导致误采误食引起中毒。如,可食用的草鸡枞鹅膏菌和有毒的灰花纹鹅膏菌,都是白色伞柄,圆圆的灰褐色伞盖;可食用的稀褶红菇和剧毒的亚稀褶红菇,都是扁扁的灰褐色蘑菇;有毒的叶状耳盘菌也长在木头上,和黑木耳十分相似等。

“蘑菇种类多,形态各异,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辨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该负责人说。因此,对于民众来说,尽量购买种植的菌种类,建议不要去野外采食蘑菇,注意不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也不能放松警惕,尽量不要购买野生蘑菇,避免误食中毒。

万一误食了有毒蘑菇怎么办?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急救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并提供误食蘑菇实物或图片。

附:湘潭常见野生毒蘑菇类型

11.jpeg

灰花纹鹅膏菌。

12.jpeg

裂皮鹅膏菌。

13.jpeg

亚稀褶红菇。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曹利敏 傅敏杰

编辑:凌雨晴-湘潭站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