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雨湖区:“三化三提升”凸显基层公共服务暖民心
2020-11-20 15:32:13 字号:

雨湖区:“三化三提升”凸显基层公共服务暖民心

在村部填表申请,手机上一操作,贷款马上就到账了,非常便捷,都不用跑银行了!”近日,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长安村村民胡曜因生产经营急需一笔资金,听说村里的服务大厅设有银行金湘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能办理存款、贷款等业务,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长安村便民服务大厅,没想到还真给办成了,看着贷款到账信息,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像长安村便民服务中心一样,雨湖区村、社区一门式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基本上都建成了集党务、政务、村(居)务、商务、公共文化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全面、办事方便是该区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的缩影。为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雨湖区从“强化党建、优化设施、简化程序”着手抓基础、抓队伍、抓服务,实现全区基层公共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三大提升。

强化基层党建,提升服务能力

雨湖区以“党建领航工程”为主抓手,持续深化“红润雨湖·三治同行”建设,通过全面推进“书记工程”和党支部“五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乡村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为了推行党建信息化,今年以来,该区投入343.7万元,为12个乡镇、街道和109个村、社区安装了“智慧党建”系统,配备了路由器、摄像头等设备,全区基本实现党员线上培训、线上会议、线上党员管理等工作。

基层组织队伍是基层建设的生力军,选优配强基层队伍才能更好的带动基层发展。雨湖区全面选派第一书记,凝聚党员能人,为村(社区)配备专职党建员,109个村和社区全部配备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且懂电脑操作的工作人员。同时,推行社区“兼职委员制”,充分吸纳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充实村、社区班子力量。通过开展党员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培养人制度,区、乡、村三级每年开展专题培训对村、社区干部开展普遍培训,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好的硬件基础是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的前提。雨湖区针对部分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场地小、不方便的情况,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区109个村、社区都达到600平米以上,都按要求建成了一门式综合服务平台,配齐了电脑、高拍仪、服务评价器等设备。“以前我们大厅就是一间办公室,人一多都伸不开脚,现在通过改造建设了标准化的便民服务大厅,服务事项上墙,村干部集中办公,还增设了休息等待区,不仅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办事体验也更舒适了。”立洪村村主任李峰兵说道。

在窗口设置上雨湖区也进行了优化,充分体现了便民服务的宗旨。各级服务大厅将按部门业务划分的“业务窗口”合并为“综合服务窗口”,并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集中进行强化培训,学习系统操作、业务政策和办理流程,让窗口工作人员从“专业业务能手”变成“综合业务能手”,群众在综合服务窗口能办理多个部门的业务,办事效率大幅提升。此外,各级服务大厅都设置了军人及退役军人窗口,为其办理业务提供绿色通道。

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率

为了实现群众办事由“路上跑”向信息“网上跑”的转变,雨湖区全面拉通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外网,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为契机,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街道、社区延伸。延伸了业务办理的时间与空间,缩短了群众办事的时间和距离。10月份,全区受理、办结事项达到18000件。

更贴心的是,该区制定了“帮办代办”服务机制,组建各级帮办代办队伍,充分注重细节服务。在大厅安排了服务引导人员,优化窗口导引服务,指导协助老年群众填写表单和使用自助设备。业务办理中提供全程跟踪服务,需由上级审核盖章的事项,由村、社区代办人员收集之后送去审核,解决群众跑腿的问题。湘大社区居民谭小武,患有精神残疾且孤身一人,社区主动服务帮助他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社区代办员上门收集申报资料,耐心指导他填写表格,再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待批准之后代办员又将低保证送到他家中,不仅办事效率更高也免去了他自己来回奔波的麻烦。谭小武不善言辞,他用简单的一句“谢谢”表达了对社区的感激和代办工作的肯定。

来源:红网雨湖区分站

作者:雨湖区委组织部

编辑:黄滔-湘潭站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