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晖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
朱日晖接受红网时刻记者专访。
《关于农耕文化带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的建议》
建议人:朱日晖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错把麦苗当韭菜、错把大蒜当成葱……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五谷不分的情况并不鲜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孩子们缺少接触农业的机会。
农业稳,天下安。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必要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劳动生产,亲近自然,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让学生参加农耕实践,是各级政府力推的一项重要任务。早在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就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成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明确了5项主要任务,强调要遵循青少年学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统筹农耕文化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农耕文化教育的常态化实践载体,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丰收节庆工作重要内容。
近年来,湘潭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教育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户外教育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公益化、特色化、生态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地制约湘潭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为此我建议:
1.配套专项资金,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一是农村中小学校利用属地资源就近与乡镇或村部合作建设基地,适时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二是由政府主导、民间资本参与的方式,在城市近郊地区建设一批实践基地,组织城市中小学适龄学生到基地参加劳动实践。
2.严格准入制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按照劳动教育需求,由教育、农业、文旅等部门协同配合、顶层设计,开发出各具特色的精品研学路线。同时,严格制定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准入制度、认定流程和考评办法,对申报单位或农户的硬件条件、安全措施、配套设施、规范管理等进行严格认定准入,挂牌认定后进行严格培训与管理。
3.注重因材施教,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由教育、农业、文旅等部门立足劳动教育特殊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进行项目化、课程化的设计,共同研发不同学段学生农耕文化研学内容和课程要求,分阶段、分批次在适宜季节开展研学旅行,全面提升我市劳动教育的品质和特色。
4、实现与湘潭的传统文化、名人文化融合发展。围绕湘潭传统文化和名人文化的点位重点打造建设一批教育活动实践中心,把这些文化融入到实践中心建设当中去,实现与湘潭传统文化和名人文化的融合发展。
5、打造特色品牌。耕读传家是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深深烙印于湖湘学子的心灵,传承和延绵于湘潭的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和白石文化无不继承了这一基因。依托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和白石文化重点打造一批影响全国的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是有基础、有条件,也是有必要的。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焦炬 刘放明 谢文礼
编辑:楚湟-湘潭站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