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鼠年春节的“撸袖”共战新冠肺炎疫情,到牛年春节的“抱团”就地过年防疫,又是一年光阴。这一年,莲城大地上的人们走过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程人生路,遇到了一样而又不一样的各自际遇,经历到了忧伤失落更拥抱了快乐安详……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人们讲述“这一年”的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焦炬 楚湟 湘潭报道
临近傍晚,华灯初上。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很多湘潭人会选择一家想去的饭店,或带上家人,或邀请几位朋友、同事共进晚餐,在推杯换盏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谈笑风生中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有人好吃,就有人做“好吃”的生意。“投其所好”这条生意经,亘古不变。
镜头一:湘菜店股东周孟获
位于岳塘区的“周家菜园”。
如往常一样,周孟获在傍晚时分打开了店招上的霓虹灯,“周家菜园”几个字一下子醒目起来。
“周家菜园”不种菜,它是开在湘潭市岳塘区某大型楼盘中的一家餐饮店。自2019年11月开业以来,“周家菜园”一直主营湘菜,招牌菜有国宴红烧狮子头、高压衡山土鸡、高压蒸腊鲢子鱼,等等。
周孟获是一名“80后”,他身材壮实,看上去就觉得特别能扛事。作为“周家菜园”的大股东,周孟获主要负责店铺管理、对外宣传等工作。
2020年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有辛酸也有惊喜。2021年春节前,周孟获盘点时很开心:即便受到了疫情影响,店里的年纯利润非常不错,远远超出了预期。
“这次创业,我其实是被‘逼上梁山’。”周孟获扶了扶黑框眼镜说:“我以前也开过饭店,后来觉得做餐饮太辛苦,就没继续做了。这几年,我陆续参股投了几个与餐饮业有关的项目,不仅没赚到钱,还折了本。要赚钱还债,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开饭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于是就重操旧业了。”
“没想到,店子没开多久,就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好在去年我们没有打算做年夜饭生意,店里没有大量备货,不然也会亏损一大笔(资金)。”周孟获说,湘潭市餐饮行业收到正式复工复产的通知前,他们尝试了“送外卖”“一桌餐”的生意,这也为他们后来能准确预判客情、积累客户资源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春节前,“私厨”服务的需求量很大,周孟获手机上的订单,从1月18日一直排到了2月10日(大年二十九)。
“生意越来越好,钱自然越赚越多。因为团队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河西(雨湖区)物色了一个门面,开了‘周家菜园’香樟园分店。”周孟获介绍,新店虽然开起来了,但店里的台位有限,两名厨师经常不能满负荷工作。于是,他们针对分店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私厨”业务。
“只要经营思路没错,就没有熬不过去的寒冬。”周孟获一边摁着计算器一边笑着说:“按照这两个店的发展趋势,我们今年准备在长沙再开家分店,把‘周家菜园’的旗号插到省城去。”
镜头二:“金牌厨神”张镖
2018年9月,在湘潭市民间厨神争霸赛决赛中,经过专业评审和嘉宾评审的综合评判,29岁的张镖力压参赛的其他选手,以一道“糖醋鲫鱼”夺得了“金牌厨神”称号。
经过两三年的历练,这位“民间厨神”成长为了国家高级烹饪师,并成为“周家菜园”的股东之一,担任行政主厨一职。
张镖将“厨房”搬到顾客家。
“周家菜园”开了分店后,由张镖主接“私厨”业务。所谓“私厨”业务,就是将“厨房”搬到顾客家,并提供配菜、烧菜、上菜、清洁等一系列上门服务。
张镖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去“私厨”顾客家时的紧张——一是不太熟悉顾客的口味和忌讳;二是要快速适应顾客家的灶具,掌握好烧菜的火候。
张镖说,一个好厨师,会用心去做每一道菜,并不断地尝试、琢磨、改良,推陈出新。
2021年2月5日上午,在“周家菜园”香樟园分店的厨房里,张镖正忙着把各种新鲜的食材用保鲜膜打好包。随后,张镖把此次“私厨”业务所需的各类调料、各种餐具清点完毕装车,带上两名店里的服务员一同前往河东某楼盘的贵宾厨房。
国宴红烧狮子头是“周家菜园”主打菜中的一道,也深受“私厨”顾客的青睐。白天忙完上门服务后,张镖每天晚上都会回到店里赶制一批“狮子头”基料,为第二天开工做好准备。
锅里的鳜鱼,经过一次次的汁水浇注,已经由里到外着上了酱色;先炸后蒸的“狮子头”出锅后,扑鼻的肉香让人食欲大增……11点40分,凉拌木耳、醋泡萝卜条、乡里火焙鱼等6碟凉菜以及全家福、红烧鳜鱼、芥末罗氏虾、啫啫口味老鸭、国宴红烧狮子头等各具特色的16道主菜、2份点心悉数上桌。11点50分,已经到齐的业主代表们欢笑着围桌而坐,吃起了“年饭”。
业主代表们欢聚一堂过“小年”。
这是张镖今年第36次接私厨业务,与以往一样,他做的每道菜都光了盘。张镖说,虽然没有和业主们直接打交道,但他收拾餐桌的时候,看到碗盘中剩的饭菜,就能知道大家对自己手艺的认可程度,这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这几年,张镖一直忙事业,没有时间找女朋友。“希望长沙分店今年开张后,我能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完成这件人生大事。”说到这里,张镖有一点点腼腆。
镜头三:火锅店合伙人黄孝智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的这句旁白已深入人心。
清水涮羊肉,羊肉好自然是关键所在。
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羊肉。
“我们店的羊肉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品质特别好,不管煮多久都不会起沫儿,湘潭不一定能找出第二家。”介绍起自家的羊肉,“京道”老北京涮羊肉自助火锅店“90后”合伙人黄孝智自信满满,毫无保留。
黄孝智成为火锅店的合伙人,纯属自己的兴趣,他的正式工作是做工程项目。因工作需要,黄孝智走南闯北,到过全国很多个城市。“尝过全国各地多种美食,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京涮羊肉火锅。”黄孝智说,清水涮羊肉那种鲜甜肥美的滋味,吃过一次就会深深地留下记忆。
“在湘潭试过几家涮羊肉火锅,没有找到在北京吃涮羊肉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与几位爱吃涮羊肉的发小、朋友商量,是不是合伙开一家老北京涮羊肉火锅店。”黄孝智笑着说:“至少能满足我们几个‘吃货’的刚需。”
巴彦淖尔的草原羊羔肉,吃起来有一种淡淡的奶香味,留住了广大食客的心。可是,一旦遇上冰雪天气,这种羊肉只能空运过来,物流成本要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
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刚好莲城步行街出了一个铺面,我们毫不犹豫就租了下来。”黄孝智说,那时候,他们一方面要重新装修店铺尽早开业,一方面又要找好长期、稳定提供优质羊肉的供应商,时间非常紧张。
“内蒙古大草原的羊肉不错。”为了寻找最好的食材,2020年7月,黄孝智和另一名合伙人从长沙黄花机场飞抵呼和浩特市,然后在当地租了台越野车,开了2000多公里,辗转锡林郭勒、巴彦淖尔等地,实地考察、挑选羊肉供应商。
“由于对内蒙古不熟悉,我们没有想到会语言不通,刚开始与当地人交流只能靠手势表达。而且,我们在路上还遭遇了沙尘暴,越野车左侧被飞沙走石弄得‘体无完肤’,要整面重新做漆。”黄孝智说:“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我们这趟行程真是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
黄孝智把装好盘的新鲜蔬菜放入大冷柜,任顾客自选。
一个多月后,自助火锅店正式开业了。为了迎合湘潭人的口味,黄孝智与几位合伙人又开始对火锅蘸料、辣碟的配方进行研究。“辣椒粉不能太辣,太辣了就会遮盖羊肉本身的鲜甜口感。”黄孝智说,他们几个合伙人分头多次跑到批发市场去挑选辣椒粉,最多的一次尝了16种,试得舌头都麻木了。
“别小看这碗蘸料,它是我们融入了60多种香料、中药材,反反复复经过30多次改良,才最终研制而成的。”黄孝智告诉我们。
开业以来,“京道”的生意很红火。
测算了成本之后,自助火锅消费定价为人均(成人)76元。虽然价格并不低,但让黄孝智他们没想到的是,火锅店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算下来,平均每个月有十几万元的收入。最高一个月,我们做到了二十多万元。”黄孝智告诉我们,“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他们都觉得我们店的羊肉鲜、配菜多、调料好。能得到顾客的认可,我们很有成就感。”
冬天涮火锅,夏天口味虾。2021年夏天,黄孝智和几位合伙人将结合湘潭人的饮食习惯,对火锅店的经营内容进行转型升级,在保留清水涮羊肉的同时,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推出口味小龙虾、特色烧烤等具有“京道”风味的产品。
镜头四:小吃街摊主谭红玲
在莲城步行街的另一边,还有一条很有特色的小吃街。天气好的时候,在这条街做小吃生意的摊主有近100户。
临近过年的那几天,小吃街上出摊的摊主少了一大半,可供选择的小吃种类也减少了一大半。
夜晚,远远地便能望见谭红玲经营的小吃摊亮着的灯箱和蒸笼上的热气。
今年31岁的谭红玲,在小吃街经营固定铺位已经有两年多时间。由于是广东肇庆人,她最擅长的是做砂锅粥。为了让客人有更多的选择,谭红玲的摊点上也卖蒸饺、小笼包、海带汤等。
2月9日晚9点,天空飘起了细雨,小吃街上仍有不少前来“觅食”的人。一位胖胖的女孩,撑着伞来到谭红玲的摊位前,没多久,她鼻梁上的眼镜就被蒸笼里的热气,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小笼包多少钱,能不能和蒸饺拼一下?”女孩问。谭红玲微笑着摇了摇头。
买几个热腾腾的包子、饺子吃下去,身上和心里都会暖起来。
“那好吧,给我拿一笼包子,打包。”女孩拿出了一张10元纸币放在了摊位上。谭红玲麻利地取了一笼小笼包,倒在打包盒里,并放好了榨菜丝和辣椒酱。“您拿好。”谭红玲将打包好的小笼包递给了女孩后,收下了那张10元纸币,并从腰包里取出零钱找给女孩。
谭红玲与卖烤生蚝、蛋炒饭的另外两名摊主共用一个遮阳棚。我们熬不住雨夜的寒冷,钻进棚里点了一份砂锅粥、一份炭烤生蚝和一些烧烤,边吃边与谭红玲聊了起来。
谭红玲的老公是湘潭本地人,平时不太管摊位的生意。只有生意特别忙的时候,谭红玲才会打电话叫老公过来,给自己搭把手。
晚上11点左右,光顾的客人不是很多,谭红玲从腰包里取出一沓现金,数了数当天的收入。
“去年受疫情影响,少做了几个月生意,钱挣得没有往年多。但也还好,每个月大概有五六千元的纯收入。”谭红玲说,政府号召大家就地过年,她和老公商量后,决定今年不回广东老家了,“只要家人在身边,在哪里都是过年。”
谈到新年愿望,谭红玲认真想了想,说:“一直忙着做生意,结婚两三年了,我和老公还没有要宝宝。在小吃街做生意,经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今年我想找个上下班时间正常的工作,做好生宝宝的准备。”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焦炬 楚湟
编辑:刘放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