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韶山频道讯(通讯员 阳丽辉)从韶山高铁南站驱车经韶润大道前往韶山游客换乘中心,细心的游客会留意或感受到,位于韶润大道左侧的韶山“红五星剧场”上演的“最忆韶山冲”歌舞剧红色光芒魅力四射,而大道两侧满满的田园绿意又增添了浓厚的农耕气息,“红”“绿”相映令人陶醉。这景色迷人的村庄就是韶山乡韶润村,给韶润大道两侧描绘田园翡翠绿、书写农耕文化情的主角便是韶山乡韶润村种粮大户曹忠于、庞朝晖夫妻俩。
说起这夫妻俩,邻近村民都调侃他们夫妻俩除生了一个儿子外,还养了个为他们家赚钱致富的“田”儿子。一年365天至少有260天劳作在田地里,翻耕、播种、移栽、除草、施肥、沥水、治虫……一年下来,与“田”儿子待一起的时间比亲生儿子还要多,所以被大家戏称为视“田”如“子”的夫妻档。
曹忠于今年54岁,身材魁梧,常年田间劳作、风吹日晒使其皮肤略显黝黑,憨憨的笑容给人实诚的感觉,与他同年龄的妻子庞朝晖个儿不高,做事干脆、利索,初见她的人奇怪她瘦小的身躯为何潜藏有如此源源不断的劳动干劲儿。
近日,在该村光辉组的一处泥田里,笔者见到了曹忠于和他的妻子在播种。夫妻俩不顾天气炎热,有条不紊、配合默契,丈夫开厢、清沟、平厢,妻子用烯效唑等药剂把谷芽来回上下左右搅拌均匀,随即用塑料袋覆盖好,然后摆盘、铺泥、扫泥,当这一切工作完成后,夫妻俩各自拿了一个不锈钢盆盛着种谷,一前一后在厢面上轻盈而均匀地播撒着谷芽儿,经二个来回的匀播,种谷总算播种完了,然后夫妻二人一左一右在每块秧厢边插好弓,铺好遮阳网,这播种的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了。
曹忠于说:“作田虽是力气活,但要作出高质高效田,就得讲究技巧、火候,你得把这些田块当做自己的‘孩子’般精心伺候着,才有好的收获。你刚才看见我们用药物拌种芽,就要划算好半个钟头后可以播种,搁置时间太长或太短是会影响发芽率和药效的,铺上遮阳网,既防晒保湿又避免鸟类啄食。种谷播下去后,接下来就要搞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了。”
据韶润村主管农业的村党委委员、副主任毛祖平介绍,该村与毛泽东同志故居山水相连,紧邻韶山高速出口和韶山高铁南站,是韶山的南大门,核心景区的主入口。随着本村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越来越多,土地零星撂荒现象加剧,对此,韶润村支、村“两委”通过培育扶持种粮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土地的撂荒,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村培育有3户种粮大户,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曹忠于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曹忠于、庞朝晖这两口子做事耐得烦、霸得蛮,作田用了心,下了真功夫。我每天起来晨走,就爱瞧地坪前这200来亩田地,春天油菜花飘香,夏天绿油油一片,秋天稻菽千重浪,让来韶游客走进韶山看到第一眼就为伟人故里的生态美景点赞。”家住光明组的庞老爹为曹忠于夫妻俩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曹忠于、庞朝晖夫妻俩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指导下,经过艰苦创业、科学种田、辛勤耕耘,成了韶山乡有名的种粮大户。2013年注册成立了韶山市忠亮农机专业合作社,2016年注册成立了韶山市浩宇家庭农场,连续多年被韶山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农业种植先进个人”。他抓机遇、靠政策、学技术,谋求农村种植新发展。2014年,因韶山游客换乘中心停车场扩建,原华润集团租种的100余亩大棚蔬菜基地停租,无人管理的田块慢慢长出了杂草,从小就与泥土打交道的曹忠于看着这片荒废的田块感到惋惜,于是和爱人商量决定承租,夫妻俩的提议立即得到了韶润村支、村“两委”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第二天开始,平整土地、清理杂草、疏浚渠道、铺设机械作业道、架设灌溉电线,不到十天,杂草地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成片田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定时上门为他们进行科学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通过采用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利用新农机,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量,降低了种粮成本,这片田地当年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的夫妻俩一鼓作气又承包了村里300多亩农田。这些年,夫妻俩重点推广了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科学施肥、统防统治等技术,粮食产量、质量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节节上升,其收获的粮食年年被韶山市粮食储备库收购作为储备粮。同时,通过夫妻俩实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有效带动辐射了周边村组新的农业技术推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随着收入的增加,腰包鼓了起来的曹忠于家庭成了村里的富裕户。今年夫妻俩租种了430余亩耕地。夫妻俩表示,他们将积极响应“稳稳端牢中国粮、做优做香湖南饭”的号召,创新产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国家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健康的粮食,为联农带农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时刻韶山频道
作者:阳丽辉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