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辛小湘 | 旅发大会:“软实力”原来是“硬支撑”
2023-11-13 17:05:59 字号:

辛小湘 | 旅发大会:“软实力”原来是“硬支撑”

山水旖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物锦绣,湖南有看不尽的风景、品不完的风韵、讲不完的故事。

自首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在张家界成功举办以来,湖南确定每年在一个市州举办一次全省旅发大会,其他13个市州举办市级旅发大会,形成省市县联动的“1+13+N”办会机制。目前,各市州、县市区都在谋定而动,击鼓传花,精彩接力。

秉承“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的理念,实现对承办地政策、资金、项目的最大程度扶持。湖南文旅“氛围值”逐渐拉满,“诗和远方”在三湘四水“如约而至”。

一场场文旅盛宴给湖南带来了什么?对湖南文旅高质量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影响?旅发大会模式的兴起,还释放了哪些信号?

打造缤纷名城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软实力”原来是“硬支撑”。

这是一股时代融合发展的风。凭借旅发大会的风,湖南14个市州“兄弟”抢抓时代机遇,巧著融合文章,为湖南绘制出一张张色彩缤纷的文旅名片。这背后,更是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是人文经济的创新引领,是营商环境的最好课堂。

图片

书里,馆里,精神深处的,是红色。

湘潭:韶峰巍巍,乌峰莽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湘潭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旅游资源。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湘潭凭借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等红色景区占全年“红色旅游”搜索占比的75%,排名第一。11月5日,湘潭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暨“红色旅游周”启动仪式举行,随后发布了《湘潭市打造韶山经典红色名片实施方案(2023-2026年)》。湘潭文旅“走红”,湖南文旅“长红”。

图片

株洲:株洲拥有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其中红军标语博物馆荣获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开发了红色VR馆为亮点。特别是近年来,红色旅游专列、“湘赣红”旅游商品都十分受游客欢迎。

图片

山里,水里,文明滋养的,是绿色。

岳阳:青山绿水鸟歌唱,竹林松柏心欢畅,踏上轻舟江中荡,鱼跃龙门掀波浪。8月28日,岳阳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平江启幕,同时,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引领的全国首家绿色旅游联盟也正式成立。以平江“天岳”幕阜山的名义,面向全社会发出“绿色旅游从我开始”的倡议。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环境与旅游和谐共生、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方能“入眼皆青翠,绿意沁心脾”。

图片

诗里,画里,历史回溯的,是古色。

衡阳:第二届衡阳旅游发展大会选址在炎帝神农创“耒”之地、“纸圣”蔡伦诞生之地、“诗圣”杜甫卒葬之地、“游圣”徐霞客巡游之地、井冈山会师出发之地以及全国唯一以“耒”命名的城市——耒阳。蔡伦造纸文化、耒水民俗体验、新市千年古镇……旅发大会的丰富项目让游客们“沉浸式”感受到这座千年纸都的人文美景。湖南的山山水水历经千百年的风霜,在湖湘文化的印衬下焕发无穷魅力。

图片

永州:永州零陵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草圣”怀素、文学家柳宗元等。第二届永州旅发大会以文旅盛会为媒,邀游客共品“零陵夜宴”,感受这里名不虚传的“古”韵。

图片

长沙、怀化、益阳、娄底……以节会之名联动市州,各个地方的旅发大会各有千秋、各显神通。市州多点发力,共“织”了一张湖南文旅的缤纷“大网”。

在密集召开大会的背景下,可以观察到各地在积极探索文旅产业领域补短板、扬优势的新路径。旅发大会如何在新的文旅消费市场环境中成为打造文旅精品的“转化器”?又何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值得思考的重要一课。

图片

打破区域观念

怎样盘活湖南文旅融合发展这块“金字招牌”,一步一步实现14个地州市联动的“全域旅游梦”?

打破区域观念,推动全域升级,体现在一个“全”字上。

去“中心化”的全空间。全省旅发大会的召开擦亮了“江山如此多娇”的闪亮名片,形成了“众志成城绘蓝图”的共识共为,开展了“潮涌三湘风正劲”的生动实践。湖南14地州市不分主次、同增共进、携手发力,打造“全空间”布局,让山水之美更加靓丽,城市之韵更加灵动,发展之景更加火热。

图片

可“持续性”的全产业。一业兴带百业旺,旅发大会立足大区域、着眼大旅游、策划大项目、打造新业态、规划全产业,全面实现以旅游为驱动的区域经济增长。全域旅游规划需要对新常态、新发展与新路径进行战略再定位,充分运用“旅游+”概念提升旅游发展规划,以项目促融合,以品质优环境,以服务兴全域,持续赋能经济增长、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带动人气旺起来、消费火起来、经济活起来、百姓钱包鼓起来。

图片

新“融合型”的全要素。湖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接续荣光、再造辉煌,把办好旅发大会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技术融合的重要抓手。当下,游客主体年轻化、旅游业态数字化、旅游消费场景化已成为趋势,旅游开始向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转变,成为“食宿行游购娱”的全要素体验。如,做“精”旅游住宿,构建布局合理、主题鲜明、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住宿体系;做“特”旅游餐饮,打造湖湘餐饮名店集聚区,唱响特色名菜、名小吃;做“畅”旅游交通,以国际化航线、高速化铁路、现代化公路为主要骨架,以黄花机场、长沙南站为区域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提升旅游公路的服务深度与广度;抓好旅游数字化提升,让文物资源、文旅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做“强”文创产品,开发运营好文创产品,注重产品的创意和IP形象设计,让产品形象化、故事化,更好看、更有趣。

图片

全空间、全产业、全要素,既要编织一个“梦”,更要找到实现这个梦的“抓手”。全域规划一方面“盘活存量”,提升产品质量,升级产品体验,创新经营方式,强化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更强调“激活增量”,谋划好新业态,引领市场需求,以期实现产业规模的裂变。

打开流量入口

文旅相融,与君“湘”约。

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上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努力把大美湖南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图片

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湖南开启“诗和远方”的新征程。接下来,该如何找到文旅消费的“共鸣点”、点燃文旅产业的“引爆点”?怎样持续打开湖南文旅发展的“流量”入口?

“老树”催发“新芽”。创新融合发展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两年,湖南发展挖掘城市特质、丰润经济土壤、拓宽惠民渠道,以旅游为优势产业,推动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让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有诗意更有温情、有远方更有未来。

图片

“乘风”更要“造风”。数字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爆款”思维,独特的IP更是打造城市文旅品牌的“源头活水”。例如近年来,长沙立足“网红“优势,不间断打造“爆款文旅产品”。从“文和友”的怀旧场景式美食打卡到“铜官窑”古镇夜晚惊艳众人的烟火秀表演,再到橘子洲《恰同学少年》国内唯一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一系列差异化的IP打造为湖南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星火”聚以“燎原”。潮涌三湘风头正劲,全省联动各美其美。自首届湖南旅发大会召开以来,14个地州市各展风采。长沙“一年四季只有旺季”;张家界上半年接待游客1889.2万人次,同比增长185.4%;湘潭韶山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株洲用一场“厂BA”展示制造名城的风采……“江山如此多娇”的湖南名气日盛。据悉,湖南以本届旅发大会为契机,郴州市新引进重大文旅项目16个、总投资91.3亿元;其他13个市州共推进重点项目337个,总投资2058.61亿元。组委会编制《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项目手册》,涉及景区提质改造旅游新业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选取郴州市重点项目41个,总投资140.4亿元;13个市州重点项目216个,总投资282.65亿元。湖南旅游业已从过去的“星星之火,经济转型发展的试验工具”转变为今天“星火燎原,集聚多重属性的民生产业”。

图片

诚然,流量即“经济增长量”。但实现“流量”向“留量”转化更是湖南努力的方向。

光景正好,恰逢其势。只有文旅“流量”与“质量”齐飞,才能不断引领湖南高质量打造旅游业“五张名片”,打开世界“朋友圈”,按下发展“加速键”。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米琦

编辑:黄滔-湘潭站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