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爱湘潭我的家——人大代表献力量丨全市人大系统“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主题活动扎实推进
2025-06-21 09:14:06 字号:

我爱湘潭我的家——人大代表献力量丨全市人大系统“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主题活动扎实推进

心系大局 履职为民

——全市人大系统“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主题活动扎实推进

在莲城大地,全市人大系统“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主题活动正在火热推进——从现场调研解公交难题到捐建奖学金温暖学子心,从助力特色产业“出圈”到破解无物业小区治理密码,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带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厚重责任感,从调查研究入手,把联系群众做实,全力推进湘潭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出人大代表心系大局、履职为民的壮丽乐章。

高位统筹“一盘棋”:三级联动织密“履职网格”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紧扣市委在全市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主题活动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作用,开启“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为主题的全年性履职实践。

这是一次精心谋划、环环相扣的“民生大考”。市人大常委会将主题活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系统谋划,成立由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重点开展“五个一”(提出一条建议、贡献一个金点子、参加一次共促高质量发展的调研视察、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活动。从方案制定到组织实施,从月度工作提示到召开片区会议,每一个环节都透着“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的严谨,让活动开展“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当这份“考卷”传递到全市各级人大,便化作一场全域联动、协同发力的“集体作答”——各层级既各司其职、精准发力,又紧密配合、同频共振,将“民生大考”的题目,转化为全市人大系统上下勠力同心、共同作答的生动实践。

湘潭县人大常委会搭建动态管理系统,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的工作机制,让代表履职成果清晰可见、实实在在。韶山市人大常委会将活动与代表“五+”模式有机融合,代表们把履职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湘乡市、岳塘区、雨湖区通过“代表小组会+乡镇人大工作会”推动代表履职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

从市级“统筹规划”到县(市)区“组织实施”,再到代表小组“履职为民”,三级联动高效运转,充分发挥了代表小组在代表履职中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一张覆盖城乡、贯穿全年的履职“保障网”越织越密。

五大行动“见真章”:履职为民交出“暖心答卷”

村部礼堂变成“民情议事厅”,产业基地化作“发展调研站”……在一线实践中,代表们找准履职“发力点”,以“一对一”精准对接、“点对点”靶向施策,让每一份履职智慧都落地有声,将群众需求转化为助力湘潭发展的“金点子”和“硬举措”。

自活动开展以来,紧扣经济脉搏和民生关切,代表们提交建议230余条、金点子130余个。一条条建议,一个个“金点子”,转化为助推发展的“金钥匙”。《湘潭大健康产业升级路径》《关于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等金点子,推动调研论证与项目落地“双轨并行”,为产业升级锚定方向;谭俊岳代表提议重启锦石乡花朝节,让传统民俗变身乡村文旅“新引擎”;陈晓雷代表牵线搭桥,促成“韶山红色科技文旅融合项目”产学研合作签约;市代表岳塘第三小组首创“工业研学+红色文化”双IP线路,让厂房车间成为文化体验场,实现产业价值与文化内涵“双向赋能”……

瞄准民生痛点,代表们以“解题者”姿态奋力攻坚:谭家山片区公交线优化,村民出行不再“左等右盼”;岳塘区杨梅洲大桥南引线安全隐患消除,“风险路”变身“安全道”;东山街道城中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开工,1000余户居民即将喝上放心水……200余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在身边,诉求有回应”。同时,按照“五个一”代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的要求,实现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全覆盖,活动以来累计走访500余人次、捐赠物资及资金超100万元,并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帮助困难家庭拓宽增收路子。

聚焦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卡脖子”问题,代表小组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视察——市代表湘潭县第六小组助推青山桥皮鞋产业跻身全市首批特色产业乡镇,让“老牌鞋业”焕发新生机;市代表雨湖区第一小组围绕“产教融合促就业”,邀请高校学者与企业共商“破题之策”,针对“教产脱节”现状提出精准建议;市代表岳塘区第三小组在下摄司街道开“板凳会”、听“百姓言”,创新“社区微更新+自治积分制”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让“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多维提质“向长效”:锚定民生绘就履职新篇

既持续破解当下难题,又着眼长远发展;既守护群众眼前的“小确幸”,又铺就城市未来的“大图景”。这是湘潭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主题活动常态长效的核心逻辑。只有将常态长效机制贯穿活动始终,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一次活动、长期赋能”,让“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在莲城大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为让履职资源精准滴灌发展沃土,市人大常委会将紧扣“我爱湘潭我的家”主题,锚定产业发展“强引擎”、生态环保“筑底色”、乡村振兴“固根基”、文化传承“铸灵魂”、民生保障“兜底线”五大主攻方向,系统化推进五级代表“上下联动一体化”、代表小组“联动常态化”、代表履职“线上线下协同化”,让履职资源精准配置,形成“市级统筹、区县协同、小组落地”的闭环推进格局。如聚焦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贯通后交通拥堵问题,由岳塘区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所辖各代表小组,就如何完善路网结构提升城市交通整体运行能力开展专题调研,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雨湖区围绕产业发展,跨区域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为推动区域内产教融合发展、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长建言献策,确保主题活动靶向更准、落点更实。

长效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回应“动态民生”。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活动为“民生施工图”,持续开展“国家机关负责人+代表”联动进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代表联络站建立“动态民生清单”,推进“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用“小实事”撬动“大民生”,让活动成效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长效机制的可持续性离不开社会共识的支撑。下一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将启动“代表履职宣讲计划”,组建“代表宣讲团”,制作“代表履职纪实短片”,以“小故事”折射为民服务“大情怀”,用鲜活案例讲好履职故事,增强全市代表履职热情,提升整体履职能力。同时依托代表联络站开设“履职风采展示会”,通过图文展览、互动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呈现代表履职纪实,将代表工作从“幕后”推向“台前”。通过宣讲凝聚共识,以展示深化理解,多维发力推动代表履职与群众参与深度融合,让“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我爱湘潭我的家”的广泛共识,为湘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湘潭日报社

作者:杨阳 杨理亿

编辑:刘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