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江南工业集团:挺“酷”的特种作业人员
2025-08-01 20:13:02 字号:

江南工业集团:挺“酷”的特种作业人员

1.jpg

连日来,骄阳似火,热浪翻滚。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特种作业分厂各工房内部温度相较于室外温度更是高出10℃左右。面对高温“热战”,特种作业分厂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启“防暑+保产”双线攻坚,采取早晚错峰防暑作业的方式,合理排产。同时分厂党总支深入一线多次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分厂员工迎高温、战酷暑,用汗水浇注生产进度,用坚守扛起责任与担当。

表面处理生产线因有各种化学槽液,风扇、鼓风机等降温设施都不能安装。根据工艺要求部分槽液需要加热到80℃以上方可进行生产,这让本来就无法散热的工房温度更加升高了。而槽液成分含有酸碱等易挥发性化学品,对员工的安全防护要求是最为严格的,耐酸碱服、耐酸碱套鞋、耐酸碱手套、防酸雾口罩缺一不可。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条件下,特种作业分厂表面处理班稳中有序地进行常态化生产,自6月份以来,完成了L、F、H系列等多个品种零部件的生产,确保上下游分厂生产进度不受影响。在生产H系列某产品时,为了抢制生产任务,党员谢健强、刘伟亮寸步不离生产线,他们全副武装熟练地操作着装挂工件、去油、热水洗、酸洗、镀锡、钝化、烘干等 10 余道工序。槽液热蒸汽伴随着刺鼻的化学气味滚滚来袭,豆大的汗珠顺着眼眶流下来。

2.jpg

特种作业分厂热工班面对盛夏高温环境下军品生产任务与民品生产任务,组织三班排产,班组员工逆“热”而上,顺利完成了F、H、Y等系列产品及民品生产任务的交付。在突击民品生产任务时,党员苏光明、热处理工李勇等正在进行扭杆轴的淬火作业。工房内看似一台台冰冷的设备,其实深藏“热火”,每台都散发着热量。炉门打开的一瞬间,炉前温度一浪高过一浪,充斥着工房的每一个角落。他站在炉前精准操作设备,火红的工件把脸颊印得通红,再加上炉子释放着900℃热辐射,衣服早已湿透,但他毫不退缩,严把产品质量关,准时完成各零部件的生产交付。

特种作业分厂复材班的员工们开足马力,奋战在一线“烤场”,党支部书记张毅、党员周健、卜力等人带头严格落实班组生产计划,如期完成了L、F、J系列等40余个零部件及工装生产任务。谢金华在突击F系列盒底、盒盖时,需要将产品放在热水槽内进行加工,其生产现场俨然就像一个“汗蒸房”。他严守操作规程与工艺要求,将材料进行清洗、浸泡、装模、成型、保温、退模、冷却。尽管汗水浸湿衣背、布满额头,他丝毫不曾懈怠。因产品不允许有老化和白边现象,他顶着水槽内的热蒸汽,目不转睛地盯着产品模压温度,仔细观察产品软化状态,严格控制好产品模压时间。模压完成后,党员卜力接过该产品,马上开始车加工等工序作业,他们通力合作,保证了产品质量及生产进度。干完这类产品,谢金华又转场到了弹簧机加工房,开始弹簧零部件的生产。

维修班承担着特种作业分厂所有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维修、技改等工作。7月中旬,公司优秀党员周武山接到表面处理班党员、班长赵维紧急电话,盐酸管道加酸异常,无法正常加酸生产。在骄阳环境下,周武山立即组织王辰瑞、熊璐奔赴现场查看,他们脚踩热浪,仔细检查三酸罐区设备和各加酸管道,排查分析故障原因。经排查发现,盐酸泵泵体损坏且防洪沟一处盐酸管道接头处法兰腐蚀严重,存在漏酸现象。为不影响表面处理班下午的生产进度,他们中午顶着高温,拼抢修速度。一会儿,他们身上衣襟早已湿透,汗水在眼眶处打转。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斗,他们完成了盐酸泵及盐酸管道接头法兰的更换,保障了三酸管道设施的正常运行。

来源:红网

作者:彭丹

编辑:楚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