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湘水入长江,一江碧水育莲城。湘潭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着独特的历史底蕴,让人神往。湘潭之名来源于它的地理特征——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
泱泱湘水隔两岸,星桥铁索与民盼。通过拍摄记录一座座连接两岸的“连心桥”,犹如翻开了湘潭发展的历史扉页,见证了历史的厚重,更触动了根植内心的烟火情。
湘潭北承长沙,东临株洲,作者以长沙为始,以株洲为终,拍摄记录了湘潭一大桥、二大桥、三大桥、昭华大桥、莲城大桥、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芙蓉大桥,这八座连接湘潭两岸的“卧江巨兽”。
昭华大桥。
该桥于2020年4月30日通车,全长1.32公里。目前为湘江最宽桥(39.5米),双向八车道,串联昭山示范区与湘潭经开区,5分钟直达湘潭北站,激活了长株潭城市北部经济带。
莲城大桥。
该桥于2007年7月12日通车,全长1340米。为世界首座斜拉钢管拱桥,打通了北二环与长株潭城际快车道,分流320国道过境车流,加速了长株潭三市的融城发展。
湘潭二大桥。
该桥于1998年建成通车,全长约1830.5米。其建成使107国道绕行湘潭市区的里程缩短11公里,直接推动了县城与主城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连接湘潭市区与湘潭县城,助力易俗河镇从乡镇蜕变为工业新城,2024年修复后继续承担县域经济动脉使命。
湘潭三大桥。
该桥于2001年通车,全长1334.5米。为湘潭首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该桥推动河西新城区开发,引导房地产投资热潮,重塑了城市经济格局。
湘潭一大桥。
该桥于1961年10月1日通车,是湘潭首座湘江大桥。全长1830米,四车道,贯通107国道,终结湘江两岸摆渡历史,推动河东工业区崛起,被誉为“工业振兴之桥”。
杨梅洲大桥。
该桥于2024年9月29日通车,全长3100.241m,主跨658米。该桥为湘江跨度最宽桥梁,连接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与河东新城,终结8年“半拉子工程”,成就民生期盼与文旅新动脉。
下摄司大桥。
该桥于2025年6月27日通车,全长1885.5米。桥体采用飞燕式钢拱桥设计,为湘潭第八座过江通道,优化了湘钢厂区物流通道,消除重型车辆城区穿行风险。
芙蓉大桥。
该桥于2015年3月31日试通车,主桥长1610米。大桥连接岳塘区与湘潭县,直通武广高铁株洲站,拓展城区30平方公里,终结了大型货车穿城历史。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谭舒戈
编辑:黄滔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