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能见度拉满!蓝天碧水相映,万楼、摩天轮清晰可见!”7月1日清晨7时,在河东沿江风光带晨练的市民谢先生由衷感慨。
朝阳初升,清风拂面,一江碧水穿城而过,湛蓝的天空如洗,洁白的云朵轻盈舒展,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将整座城市镀上一层通透的光晕。空气纯净得仿佛能看见光的轨迹,市民们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感受这份久违的清新与舒畅。“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呼吸畅快,心旷神怡!”
这份市民共享的“蓝天幸福感”,得到了市生态环境局最新监测数据的强力印证:7月1日当天,湘潭市空气质量达一级优,清晨7时PM2.5浓度仅为4微克/立方米,全天持续保持在个位数水平,“湘潭蓝”升级为澄澈透亮的“透彻蓝”。工作人员解释,持续“优级”的空气质量,是城市美景尽收眼底的关键。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6月,湘潭市PM2.5月均浓度降至14.8微克/立方米,创下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6月截至30日,在全省14个市州中,湘潭市PM2.5浓度排名第6位,同比改善幅度达4.75%,改善率排名位居全省第3位。这标志着湘潭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正推动“湘潭蓝”从惊艳的“透彻蓝”向稳固的“常态蓝”“长久蓝”转变。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湘潭市创新构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1+6”工作机制的强力支撑。该机制以“1个专班统领+6个工作组突破”为核心,形成立体化治理格局:“1个专班”由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高位统筹协调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相关分管市领导分别领衔六个专项工作组,常态化、高频次调度推进具体攻坚任务。
工作组聚焦关键领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强力推进移动源治理、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烟花爆竹管控等核心工作。今年以来,湘潭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实施能源、产业、运输三大结构调整,扎实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等八大重点工程,持续强化治理力度。
从“蓝天保卫战”的奋力攻坚到“透彻蓝”的频频亮相,再到向“常态蓝”“长久蓝”的坚定迈进,湘潭正以扎实的行动和看得见的成效,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让市民的“蓝天幸福感”更加充盈、更加可感。
来源:湘潭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吴珊 莫丹霞
编辑:凌雨晴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