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西革命老区的电池回收工厂,正悄然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近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区内,湘潭理工学院党委考察团走进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这家国内废旧电池回收标杆企业展开了一场产学研深度对话。
常青新能源由吉利科技集团、巴斯夫杉杉能源与紫金矿业三个世界500强巨头共同投资组建,主要目标是实现电池从材料、研发、使用、回收等生态链的全封闭循环。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退役动力电池的市场回收量为137万吨,到2030年,这一可预测的数据到将达到350万吨,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8%。
考察组深入电池拆解、电池破碎、湿法浸出车间,现场了解废旧动力电池如何通过先进技术“重获新生”,以及该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
在座谈会上,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常青新能源的发展情况。常青新能源这一“种子工厂”,正在新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生根发芽,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为其提供充足养分,助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希望湘潭理工学院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共享专利技术,联合研发核心工艺,共同应对新能源发展挑战。
随后,大家就行业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湘潭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已重点布局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大健康医疗器械、文化旅游等学科方向,其中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新能源专业建设的战略重点。
本次考察调研,是湘潭理工学院校党委落实省委省政府“双优化”政策精神,推动学校党建和学科专业结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活动。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吉可以
编辑:吴佳俊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