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春走基层 | 湘潭县:“村镇巴士”跑起来 幸福路上更畅通
2025-02-12 11:53:16 字号:

新春走基层 | 湘潭县:“村镇巴士”跑起来 幸福路上更畅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楚湟 通讯员 贺钰茜 湘潭报道

在湘潭县乌石镇的青山绿水间,一辆印着“城发交运”标识的绿色巴士每天穿梭于乡间道路,驾驶员肖杰手握方向盘,用150公里的日行轨迹编织起村民的“生活服务网”,让“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清晨7点,“村镇巴士”搭乘了首批乘客。

清晨7点,肖杰准时启动村镇巴士,开启首班“民生专线”。这条精心规划的线路串联起17个行政村,沿途经停村口、学校、卫生所、农贸集市等站点,更特别接入彭德怀故居等红色景点和研学基地。

农历大年初八,按当地习俗,正是瓦子塘农村集市赶集的日子,82岁的石峰村村民何玉云就早早的来到了村道等候,搭上了首趟前往乌石镇的村镇巴士。

何玉云(中)在瓦子坪集市赶集。

“今年赶集最方便了。”何玉云上车坐下,满脸喜悦。她告诉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之前每次赶集,离赶集的地方有10多公里地,要么是搭摩托车,要么就是坐别人顺风车,很不方便。今年1月10日,经过景泉村的城乡客运“小公交”开通了,那一天,整个村里都沸腾起来了。得知消息的何玉云,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以后赶集、看病、走亲访友就方便多了,家门口就能搭到“幸福巴士”。

在景泉村,“村镇巴士”开通的消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在外务工的谷纯一家的生活。谷纯的丈夫在长沙开公交车,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她咬着牙,让儿子跟着丈夫在长沙读书。然而,无房无户的他们,在大城市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孩子上学要面对诸多不便,每次看到孩子在繁琐的入学手续和陌生的环境中努力适应,谷纯的心里就满是愧疚和无奈。

得知家乡开通了“村镇巴士”,谷纯的心里燃起了希望。她第一时间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接回老家读书。“这下好了,有了这巴士,孩子回家方便多了,在老家也能安心上学。”谷纯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在“村镇巴士”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

“现在去镇上看病还能赶回来吃午饭”“到沙子岭进货就方便多了”“今后还可以将自家的土鸡蛋、红薯粉等农副产品带到县城菜市场,去买个好价钱”“以后小孩不用在学校寄宿了”……在车厢里,乘客们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从家长里短到乡村新貌,言语间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肖杰乘着休息间隙喝了口水。

在乌石镇锦绣村与湘乡市梅桥镇接壤地段,乘着休息间隙,肖杰喝了口水和记者聊起了家常。

“我和妻子原本在株洲打拼,每日驾驶着公交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家里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身边实在离不开人照顾。” 他说。为此,他辞去了株洲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 “村镇巴士” 司机。这份工作,虽然没有城市公交车司机那样稳定的收入和优越的条件,但却能让他每天都能回家,陪伴在母亲身边,给母亲做饭、陪母亲聊天,尽一份为人子女的孝心。肖杰笑着说:“现在虽然辛苦点,但能兼顾照顾老人,心里踏实多了。”

“村镇巴士”试运行一个月以来,肖杰趁着接送村民的间隙,也在积极收集大家的意见。“肖师傅,我希望开通直达湘潭的巴士,方便我们到沙子岭进货。”“能不能在巴士上设个专门放行李的地方呀,我们有时候带点农产品去镇上卖,没地儿放,不太方便。”……陆续有村民反映来了意见。肖杰微笑着告诉他们说:“我们也会根据你们反映的问题,及时向公司反馈。”

肖杰深知,只有不断倾听村民的声音,才能让村镇巴士真正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还和其他村民交流,收集到了诸如调整个别站点位置、延长运营时间等建议。他心里想着,一定要把这些宝贵的意见完整地反馈给集团公司,让村镇巴士的服务越来越好,成为村民们出行的贴心伙伴。

黄昏时分,完成当日最后一班运输任务的肖杰擦拭着车窗,笑着说:“这些车轮印就是我和乡亲们的连心线。”湘潭城发·交运集团通过对湘潭县17个乡镇同类线路的持续优化,正将“交通先行”的种子播撒在湘潭大地上,让城乡融合发展的脉搏随着班车的节奏有力跳动。

C5475.MP4_20250212_093912.659.jpg

晚上6点多,肖杰的儿子带着媳妇和女儿从媳妇的娘家回来了。一家人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肖杰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情享受着这团聚的温馨时刻。

记者手记

一辆辆“村镇巴士”穿梭于莲乡大地,不仅搭载着走亲访友的百姓,更运输着农产品出山的希望、游子归乡的期盼,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票价普惠到智慧服务,从出行便利到经济赋能,湘潭城发·交运集团湘潭县分公司以交通为笔,绘就了一幅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的新图景。正如村民所言:“幸福巴士,心更暖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来源:红网

作者:楚湟 贺钰茜

编辑:刘放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