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楚湟 湘潭整理报道
新学期伊始,湘潭各中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金句”频出,AI、DeepSeek、哪吒、科技创新、家国担当等成为高频热词,这些满怀希冀的寄语,哪一句戳中了你?一起来看看。
湘大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罗烈
关键词:AI赋能
新春的晨光驱散凛冬,琅琅书声唤醒校园。瞧,柳枝抽出的新芽与教室窗前的晨读相映成趣,操场上早春细雨积成的春水倒映着少年奔跑的身影。这不仅仅是季节的交替变换,更是我们每个人全新的起点。此刻,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国产人工智能领军企业DeepSeek崛起的故事。
数年前,DeepSeek团队在条件简陋的实验室里敲下第一行代码的时候,遭遇了诸多困境。核心技术被他人掌控,算法瓶颈难以突破,这些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而且,外界还充斥着“中国能否做出顶尖AI”的质疑声。但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知难而进”,秉持着一种“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的精神,从零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他们就像无畏的勇士,在重重困难中奋勇前行,历经无数艰辛,最终凭借硬核成果作出有力回应:我们不但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为出色!就这样,DeepSeek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如今全球AI领域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同学们,DeepSeek的团队成员大多是“90后”“00后”。他们也曾和大家一样,是坐在课堂里的学生,实验室里懵懂无知的“小白”。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涉足的道路——将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不只是空泛地谈论理想,而是自立自强;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勇于在未知的领域中进行探索,成为勇敢的“探险者”;他们不害怕失败的打击,敢于向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挑战,成为无畏的“挑战者”;他们不被挫折所吓倒,勇于拼搏奋进,成为坚毅的“孤勇者”;他们不被陈旧的观念束缚,勇于站在时代浪潮的前沿,成为引领潮流的“造浪者”。正是他们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耕耘,才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智慧。今天,我之所以给大家分享DeepSeek的故事,是因为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拥有同样巨大的潜力。
同学们,“知难而进”“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以我为主、敢破敢立、永不言弃”“不卷他人,只卷自己”,这些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凡人的坚持”和“智者的勇气”的体现。当你抱怨“内卷”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DeepSeek的突破恰恰是源于“不卷他人,只卷自己”,他们一心专注于超越昨天的自己;当你对“失败”心怀畏惧的时候,不妨想想:AI模型的成功需要经过亿万次的试错,人生的算法同样需要我们鼓起勇气去迭代更新;当你感叹“资源有限”的时候,请坚信: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匮乏”之中,有限的物质条件,反而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天才的神话”,但“凡人的坚持”和“智者的勇气”才是更为珍贵的品质。我们也许不是天赋异禀的“学霸”,但一定要成为自己人生的“首席工程师”。
湘钢一中教育集团校长 王军
关键词:韧性
古人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喻示坚持的力量,而今天的青年,正在科技攻坚、产业变革的“山海”之间,以百折不挠的韧性开辟新路。
华为“鸿蒙”团队平均年龄28岁,在美国技术封锁的至暗时刻,他们用2000天夜以继日的攻坚,让中国操作系统撕开“缺芯少魂”的困局;嫦娥六号青年工程师为攻克月球背面采样难题,在地面模拟舱重复试验137次,最终让五星红旗在38万公里外的月背闪耀……但韧性从不是莽撞的固执,而是智慧与信念的共振。就像“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导演饺子,他怀揣着对国漫崛起的强烈信念,面对技术瓶颈、资金短缺、外界质疑等重重困难,未曾有过一丝退缩。为了打磨每一帧画面,他和团队反复修改,无数次推翻重来,从角色建模到剧情编排,从画面色彩到特效制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漫长的创作周期里,熬过一个又一个通宵,用无数个日夜的坚持,终于让《哪吒2》在今年春节以惊艳的姿态呈现在观众眼前,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成为中国电影新的里程碑。
当面对学业压力时,请一定记住——山海未必拦路,拦路的往往是对困难的畏惧。愿你们以韧性为翼,在试错中迭代,在跌倒后重启,因为青春最壮美的风景,永远在翻越下一座山脊的路上!
同学们,站在2025年的春天眺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的浪潮正重塑人类文明。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需要担当的时代。而你们将用知识、品格与情怀,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让我们铭记: 每一份对未知的探索,都是对"卡脖子"难题的宣战;每一次对弱小的扶助,都是在筑牢文明的基石;每一滴坚持的汗水,终将汇成推动民族复兴的洪流。
湘潭县一中校长唐乐军
关键词:突破自我
Deepseek的强势崛起,彰显中国科技实力与经济韧性;春晚舞台上机器人灵动的舞蹈,让我们看见了技术创新和精密工程的日新月异;创造破百亿票房奇迹的《哪吒2》,让我们看见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成功展示了传统文化IP与现代市场的结合。
看见自己,就是要激发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发展不仅是外在显现的进步,更是内自我在的成长与蜕变。每一颗种子都有破土而出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哪吒的成长历程令人热血沸腾。他的内心小宇宙,从最初对抗个人命运的挣扎,到最后爆发为关乎陈塘关生死存亡和仙妖大战的宏大力量,这种觉醒的蜕变震撼人心。哪吒面对强大的对手和未知的挑战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出“我想试试”。
这就是看见自己的力量,更是内在的成长。这句话,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我们绽放内心的光芒。它赋予我们冲破一切阻碍的勇气,让我们在困境中不再迷茫,不再退缩。在县一中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我们更应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不仅看见自己的闪光点,更要看见自己的梦想,不害怕失败,不畏惧挑战,以自信的姿态,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挑战,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湘钢一中教育集团市十二中校长 向文华
关键词:家国担当
这个寒假,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动画电影点燃了无数青少年的热血。影片中,面对天地浩劫,哪吒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挺身而出,用智慧和勇气守护人间。他不再是一个叛逆的少年,而是成长为心怀苍生的守护者。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大义相融的精神,恰是我今天要与大家探讨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电影中有一幕令人动容:当东海龙族试图以神力胁迫陈塘关百姓时,哪吒毅然撕碎象征妥协的“和平契约”,高喊:“守护家园,何须他人施舍!”这种自立自强的气节,正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精神底色。影片中的哪吒虽身负神力,却深知真正的力量源于对家国的责任。同学们,我们虽无移山填海之能,但同样可以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磨砺担当,以知识为剑、以理想为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那么,对于正处在初中阶段的你们,该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呢?我想给大家提三点要求。
第一,立鸿鹄志,做追梦人。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向高远,方能成就非凡。中国航天人便是最好的榜样,他们怀揣着探索宇宙的宏伟抱负,扎根航天领域,矢志不渝。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一代代航天人鞠躬尽瘁、接续奋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赴“星辰之约”,写就属于中国人的星辰大海梦。即便面对技术封锁与资源匮乏,他们也从未退缩,凭借坚定信念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同学们,我们要以航天人为楷模,把个人志向融入国家命运,立高远之志,在拼搏奋进中成就非凡,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第二,求真学问,做踏实人。真正的学问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探索。少年科学家曹原便是典范,他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开启逐梦科学之旅;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他选择挑战世界级难题——石墨烯超导研究。实验室里,他常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无数次的实验失败,都没能磨灭他的热情。为了一个数据、一个理论,他反复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在22岁时发现两层石墨烯以特定角度叠加可实现超导效应,这一成果被《自然》杂志称为“改变物理学未来的发现”,国际科学界为之震撼。曹原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对知识的纯粹热爱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同学们,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让我们以曹原为榜样,在知识的海洋里潜心探索,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未来的科技赛场上为国争光,让“中国创造”闪耀世界!
第三,修品德行,做文明人。“德不孤,必有邻。”品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更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底色。在生活里,点滴善举彰显品德力量。校园中,同学间互帮互助,耐心为他人讲解难题,是友善;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维护校园整洁,是责任;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进敬老院,用陪伴传递温暖;社区里,有人拾金不昧,主动寻找失主归还财物,坚守诚信底线。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就像微光,汇聚起来就能成为照亮社会前行的灯塔。同学们,良好品德体现在日常小事中,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践行美德,成长为品德高尚、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注: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红网
作者:楚湟
编辑:刘放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