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莉莎 通讯员 李星 袁雯 湘潭报道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结果,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获“B++”等级。这是该院继2022年度后,连续两年实现考核晋级。
自2019年启动以来,“国考”日渐成为检验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金标准”,成为引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
一路追赶、一路跨越。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湘潭市一医院始终紧扣“深化医改”核心目标,以改革创新的实践,实现“硬核实力”与“人文温度”的双重突破,诠释着公立医院的使命担当。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专题调度会。
坚持党建引领,他们这样做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的使命,更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湘潭市一医院锚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以国家绩效考核为导向,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理念深植于心,使这座院龄已逾一甲子的“老院”交出了“新的答卷”。
围绕“国考”指标,湘潭市一医院将质量、安全、效率、服务等方面的指标,融入医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全院形成了党政班子领头、中层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管理、全院凝心聚力的奋进局面。
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湘潭市一医院用好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把“国考”工作融入到医院各项日常管理中,在院内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查房”,督导检查、纾困解惑、闭环改进,通过“走找想促”的“一线巡诊”,为临床精准“把脉问诊”,帮助科室“强身健体”“提劲鼓气”。
同时,湘潭市一医院还以运营管理为考核“牛鼻子”,在各项考核指标责任到人,压实压深分工责任范围的同时,对“国考”数据进行常态化监测,制定管理目标及改进方案。
一项一项促提升,一分一分拼进步。通过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将重点监测指标逐步拆解,并将数据采集和分析下沉至各临床科室,形成“你赶我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全方位持续改进。
2024年第四季度医疗质量讲评会。
全面质量管理,他们这样做
“每次只要在手机上预约,就会有专业的护士来家中进行专业的护理服务,让我们格外安心。”80岁的刘大爷中风瘫痪后,每月需要更换留置的胃管和导尿管。老伴每次只需要在手机上预约市一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该院普外科护士就会按时来到刘大爷家中,为他提供更换胃管和导尿管、压疮伤口等专业护理服务。
作为全市首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单位,湘潭市一医院持续做好一站式连续护理服务,打通三甲医院服务到家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地解决市内及周边县镇区域内老年居家和慢性病患者的需求。截至目前,已完成服务单数1954人次,惠及541名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为100%。
这种创新不止于护理质量的精进提升。
在医疗技术提质增效方面,湘潭市一医院借力智慧医疗信息化手段,科学设定各科室个性化目标值,并嵌入病历系统、实时更新指标。大力开展日间手术、微创手术、三四级手术等高精尖技术,不断突破疑难危重症诊疗的技术瓶颈,提升救治水平。建立病历质量监测体系,提升病历质量。2024年,该院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以及住院终末病历的质控率均有大幅提升。
在学科发展聚势赋能方面,湘潭市一医院牢牢把握“科技兴院”这一脉搏,深化与高校“医工融合”,顺利通过省级住培基地现场评估;肿瘤科获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国家级“肿瘤研究中心”;获评国家二级癫痫中心、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培育专科、湖南省内分泌疾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等;作为“湖南省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建设单位”,21个项目获批,其中16个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
药学部药品动态监测。
狠抓发展落实处,他们这样做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
在这场“大考”中,湘潭市一医院打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增强科研创新、优化就医体验等“组合拳”,实现了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增质增效。
以严管严控,筑牢用药安全防线。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这一核心指标考核中,药学部构建了“目标导向+动态监测+智能干预”全链条管理模式;建立抗菌药物季度用量动态监测机制,对用量异常且不合理用药科室实施“限量供应”精准干预;实行“警示约谈——处方权限制”递进干预机制,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形成高压震慑,使该指标连续三年获满分通过。
科研文献分享会现场。
激活“内生型”动能,博士团队引领科研潮流。在湘潭市一医院,每周开展在院学生及青年职工进行科研文献分享,拓宽科研视野,促进思维碰撞,共同提升。这俨然成为了一种常态,也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4年,该院骨科主任杨清博士发表原创性科研论著,影响因子为13.801分。该研究在CART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方面的探索,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8万元。这也是湘潭市公立医疗机构第一个“国自然”项目。
护师上门服务。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套话,而是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用心用情在服务上做“加法”。
“感谢一医院护士上门为我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家住50公里外县区的陈先生,肿瘤晚期,在家用PICC导管堵塞后,附近卫生院无法疏通,通过互联网进行求助。湘潭市一医院介入医学科主管护师涂丽满上门疏通,并更换了肾造瘘管,同时还向家属普及了护理知识。
肿瘤放疗科的“安静病房”、麻醉手术室的“无哭声手术室”、急诊科的“六零”服务……近年来,湘潭市一医院凸显专科特色,深入推进卓越护理服务,从诊前、诊中,到急诊急救、住院、出院,服务高效衔接、贯穿始终,以实际行动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以顺利通过‘三甲’评审和 ‘国考’监测提升为契机,深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重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体系,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为真正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而勇毅前行!”湘潭市一医院党委书记袁海斌说。
来源:红网
作者: 杨莉莎 李星 袁雯
编辑:凌雨晴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