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智赋万企——打开湘潭工业通向未来的“时空之门”
2025-04-15 08:38:05 字号:

智赋万企——打开湘潭工业通向未来的“时空之门”

湘潭工业经济的未来会是什么模样?走进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钢”)的中厚板制造全流程云+AI智能工厂,你或许可以窥见一斑:工人通过一个小小的操纵杆,便实现了炼钢、轧制、成品、入库等各道工序的远程操控,以往车间的高温、嘈杂和危险早已感受不到。更令人咋舌的是,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30%,年经济效益超亿元。今年1月,这座工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湘钢“卓越级智能工厂”的诞生,正是湘潭坚持不懈落实“智赋万企”行动的成果之一。得益于这一行动,湘潭工业经济通向未来的“时空之门”正徐徐打开。

高位推动+政策引领,筑牢通向未来的基石

类似的场景不只发生在湘钢。

2023年以来,湘潭全面落实“智赋万企”行动工作要求,成功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全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获评国家“千兆城市”;湘潭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在全省排名仅次于长沙;韶山三一重能叶片工厂积极打造工厂智慧大脑,成为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湘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获颁互联网域名许可服务证,成为全国钢铁行业首个投入运营的二级节点……工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湘潭市累计实现企业“上云”近20000家、“上平台”2000家;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制造企业248家,智能制造车间(生产线)442条(个),智能工位2694个,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

通过高位谋划和系统部署,湘潭市推动智慧赋能全面铺开。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制定了《湘潭市“智赋千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湘潭市工业企业实施“三改一扩”促进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4年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八大计划”实施方案》和《湘潭市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不仅明确数智赋能的目标和任务,还为企业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支持措施。他们组织专家团队进集群、进园区、进企业,采用“现场调研+企业自评估”与“专家诊断+咨询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120余个。

高位推动+政策引领,筑牢了湘潭工业经济通向未来的基石。

数字牵引+数字转型,铺设通向未来的轨道

在推动智慧赋能的过程中,湘潭市注重发挥数字牵引的作用,加快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加强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加快推动两化融合,全市86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2024年首批6家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吉利汽车、华菱线缆先后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湘潭电化“年产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等9个项目成功获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吉利汽车、三一(韶山)风电两公司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长城铭泰、永达机械、金杯电工电磁线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智能制造标杆车间;玉丰真空成功申报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宏大真空成功申报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并获批省“两业融合”优秀企业试点。

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湘潭市持续开展以数字赋能企业“三改一扩”行动,通过链主带动协同强链,推动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能源和汽车、精品钢材及新材料等产业链重点企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以蓝思科技、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智转数改”示范项目。实施梯度培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63家;累计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

数字牵引+数字转型,铺设了湘潭工业经济通向未来的轨道。

打造标杆+布局AI,引导通向未来的产业

为引导工业经济及时转轨未来赛道,湘潭着力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行业标杆,二是布局人工智能。

打造行业标杆,一个典型案例是威胜能源“绿色能源智慧化应用数据云平台”。它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精细管理,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湘钢的智慧工厂建设。湘钢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能源的精细管理。其智慧工厂建设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并在全国钢铁头部企业进行了引用复制。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湘潭市在智慧赋能方面的成果,也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借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截至目前,湘潭市累计有吉利汽车“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2个项目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麓机电“工艺数字化设计”等4个项目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累计获批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6家、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0个,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家、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车间9个……

在人工智能的布局方面,湘潭市开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为发展积势蓄能。湖南钢铁携手湖南移动和华为发布全球首个钢铁行业大模型“盘古大模型”,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大模型”成功列入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项目建设计划,华菱湘钢“5G+AI无人机空天一体化巡检”、华菱线缆“特种柔性电缆智能制造场景”成功认定为省级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这些典型场景和应用为行业智能化发展立标打样,为催生未来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湘潭的“智赋万企”行动仍在继续。

优化服务生态,深化供需对接;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智能底座;争取试点城市获批降低转型成本;强化场景牵引,打造项目标杆;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这一次,湘潭的“智赋万企”行动要向更高目标、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湘潭工业经济通向未来的“时空之门”已经打开,湘潭工业经济未来可期。

来源:湘潭日报社

作者:吴新春 李泽兰 雷理湘

编辑:杨莉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