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无偿献血达人”邓新辉:以热血诠释奉献之美
2025-11-19 11:55:17 字号:

“无偿献血达人”邓新辉:以热血诠释奉献之美

4 拷贝.jpg

“人只有奉献社会,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职工邓新辉的人生信条。自2009年第一次踏上献血车至今,他已在无偿献血的公益道路上坚守16年,累计献血185次,献血总量达72000毫升,相当于18名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从定期献血到志愿服务,从一人独行到带动亲友同行,这位55岁的普通职工用热血与坚持,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公益传奇。

邓新辉与无偿献血的结缘,始于2009年单位组织的团体献血活动。彼时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献完血后感觉身体很轻松,没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还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这次特殊的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公益的种子。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长期坚持献血的,是家人的两次就医经历。

2010年,邓新辉的父亲意外摔伤住院,急需输血治疗。由于他此前已两次献血,家人得以享受优先用血政策,父亲经及时救治后重获健康。在血站办理报销手续时,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机采成分血的优势——血液成分分离精准、献血间隔时间短,每月可捐献一次,能帮助更多需血患者。“原来半年才能献一次全血,现在每月都能贡献一份力量,这太有意义了。”邓新辉当即决定,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每月捐献机采血小板。

后来,他的母亲也需要输血治疗,凭借他多年无偿献血的积累,母亲顺利享受了优先用血和免费用血政策,得以顺利康复。“献血就像把健康和仁爱存进‘爱心银行’,平时‘零存’,关键时刻就能‘整取’,不仅帮助了别人,还能让家人受益。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邓新辉感慨道,这两次经历让他更加坚信,无偿献血是件利己利人的好事。

为了确保捐献的血液质量过关,邓新辉养成了自律的生活习惯。他是湘潭微马协会的主力成员,多年来坚持锻炼,跑步、健身成为日常。“只有身体好,血液质量才能达标,才能真正帮到患者。”在他看来,献血与健康形成了良性循环:献血促使他坚持锻炼,而健康的身体又能支持他持续献血,“这么多年来,我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同龄人,高血压、脂肪肝这些常见问题都没有。”

从2010年开始,邓新辉每月都会出现在湘潭市中心血站。捐献机采血小板每次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提前安排好时间,从未间断。“每次收到血站发来的献血合格短信,看到‘您的血液已帮助一名患者重获新生’这样的字眼,心里就抑制不住的欣喜。”这份简单的快乐,成为他坚持多年的最大动力。

16年来,邓新辉累计捐献的72000毫升血液,按每次输血200毫升计算,已能救助360名患者。在邓新辉的影响下,无偿献血的爱心之火在亲友间不断传递。女儿以他为榜样,刚满18岁就将献血作为“成人礼”,在求学和工作期间持续参与无偿献血;妻子、朋友、同事也纷纷加入献血队伍,不少人还成为了固定献血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看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我比自己献血还开心。”邓新辉说,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每个人的力所能及。

除了坚持献血,邓新辉还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自2011年加入湘潭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以来,他已累计服务7000多个工时,先后担任服务队现场服务部部长、副大队长等职务。无数个周末和节假日,他带领志愿者跟随采血车奔走在城乡各地,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宣传引导、信息登记、咨询答疑等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他还刻苦学习急救知识,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经常在采血现场开展急救技能演示。

“献血能提高骨髓造血功能,适量献血对身体有益无害。”“机采血小板间隔时间短,能更及时地帮助患者。”在献血现场,邓新辉总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耐心解答市民的疑问,消除大家对献血的畏惧心理。

如今,邓新辉已获得5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等多项荣誉,厚厚的一沓无偿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见证着他16年的坚守与奉献。但面对这些荣誉,他却十分淡然:“这些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算不上什么功劳。”

谈及未来,邓新辉表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一直把献血坚持下去。即使将来达到献血限定年龄或因其他情况无法献血,他也会继续投身公益,结合自身经历宣讲无偿献血知识,鼓励更多人勇敢伸出手臂。“献血是件简单的事,却能挽救生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进来,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16年初心不改,185次热血奉献。邓新辉用行动证明,平凡的人也能通过坚持与奉献,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他就像一颗火种,用自己的热血与爱心,温暖着那些身处困境的生命,也点燃了更多人参与公益的热情,在莲城大地书写“人道、博爱、奉献”的动人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张孟成

编辑:楚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