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科技大学这名学子攒钱为乡村孩子“囤”知识
2025-11-05 14:56:41 字号:

湖南科技大学这名学子攒钱为乡村孩子“囤”知识

“这不仅解决了白蚁蛀书的老难题,更给孩子们推开了知识的大门!”近日,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仁山村的24小时智能阅读书柜捐赠仪式上,村支书刘春燕紧紧握住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姜喻棠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全村人的感激。

阳光洒在崭新的书柜上,这个价值4.8万元的“智慧宝库”,背后是一位青年学子用勤工俭学积蓄浇筑的赤诚。作为活动发起人,姜喻棠将2万元个人积蓄悉数捐出,这笔是她省吃俭用、兼职打工的全部积攒。

微信图片_20251104220908.jpg

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种下善念种子

640.jpg

姜喻棠与仁山村的不解之缘,始于2025年暑假的一次乡村公益课。出发前,她反复打磨课件,却始终有些顾虑: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这些纸质书里的知识,还能吸引乡村孩子吗?

可当她背着装满书籍的双肩包走进村委会大院时,眼前的景象瞬间打消了所有疑虑——消息早已传遍全村,孩子们搬着小板凳围在空地上,小脸上满是期待。

“姐姐,宇宙真的有外星人吗?”“城市里的地铁是不是像火车一样快?”课堂上,孩子们围着她叽叽喳喳提问,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姜喻棠忽然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阅读资源,在乡村孩子眼中竟是如此珍贵。“他们会把我的课外书借去翻来覆去地看,书页卷了边也舍不得弄脏,那种对知识的珍视,一下就击中了我。”姜喻棠回忆道。

而村支书刘春燕无意间的感慨,更让这份触动转化为行动的决心。“村里有政府援建的图书室,但书籍要么被白蚁啃噬,要么早已过时,基本形同虚设。”

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听着村支书的无奈,捐赠智能书柜的念头在姜喻棠心中愈发清晰——“阅读不仅是开阔眼界的工具,更是滋养精神的食粮,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

让书柜成为全村人的“精神粮仓”

念头既定,难题随之而来——资金。

作为没有稳定收入的学生,2万元积蓄只是杯水车薪。但姜喻棠没有退缩,她一次次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与企业,用真诚与执着打动众多支持者,最终填补了资金缺口。

然而书籍选择的波折,让她对“公益”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最初,团队筹备的多是青少年读物,直到走访时一位村民的提议点醒了她:“能不能加些农业技术和健康养生的书?我们大人也想学习。”

这句话让姜喻棠恍然大悟:公益不该有年龄界限,智能书柜应是全村人的“精神粮仓”。她立刻调整思路,带领团队逐户征集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村民的意见,让书柜里的每一本书都贴近实际需求。

如今,仁山村的智能书柜已经正式“上岗”,24小时不打烊的书香,正伴着晚风在村里悄悄“发芽”。这位青年学子播下的书香种子,正在乡村的泥土里扎根,给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把“文化薪火”。

640 (5).jpg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斯涵 唐亚慧 刘思懿

编辑:凌雨晴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