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头”等大事 湘潭市中心医院架起脑卒中“绿色通道”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格 沈灼非 编辑:黄滔 2018-05-04 17:04:58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潭市中心医院急症科“绿色通道”团队。

  

 

  救护车上,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

  

 

  医护人员全程护送卒中患者。

  春夏交接之际,莲城的气温犹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湘潭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室内出现了不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近日,61岁的曾女士就因突发双侧肢体乏力麻木、行走不稳致瘫倒在地。家人发现情况后,立即拨打了“120”电话,湘潭市中心医院的急救人员迅速赶到,首诊评估疑似“脑卒中”,“绿色通道”随即开启。到卒中中心检查后初步确诊为脑梗死,卒中中心的值班医生紧急为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全程不超过30分钟。通过救治,第二天,曾女士的麻木无力症状消失,生活又能恢复自理。

  脑卒中,又称“中风”,湘潭市中心医院“绿色通道”让卒中患者救治速度更快,信息传递更准,流程更便捷,真正实现了绿色通道内各环节的无缝连接,较以往急救时间大为减少,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命时间窗”。

  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类似与时间赛跑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近年来脑卒中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造成了巨大的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湘潭市2016年卒中的发病率约420/10万。在患者需求的推动下,以湘潭市中心医院院长曾建平为核心的院领导层多次召集脑卒中相关科室商讨脑卒中处置流程,决定于2017年6月21日开始,由曾建平进行顶层流程设计,急诊科主任袁光雄领导的急诊科为主导,医院卒中专家团队培训及质控,整合院前急救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介入科、检验科、康复科等全院资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处置流程全新启航。

  新流程深入贯彻曾建平建设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理念,以四个“一切”为目的,即,节约一切时间、简化一切流程、整合一切资源、使用一切开通血管的措施,将急诊溶栓团队主导溶栓、在CT室开始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结合血管内治疗等具体措施逐一落实。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已成为所有首诊怀疑脑卒中患者的常规救治模式。

  急诊科接诊可疑脑卒中患者后,直接启动绿色通道。急诊卒中专家组立即到达现场,在建立静脉通道、完善检查的过程中,卒中专家评估病情、充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CT检查明确诊断后,直接在CT室启动溶栓治疗。在静脉溶栓的同时,转入导管室行DSA评估,对大血管病变者,立即桥接血管内治疗。使患者在该院的溶栓DNT(入医院到静脉溶栓时间)中位时间为25分钟,最短仅8分钟;绕行急诊科患者DNT控制在15分钟内;开展远程指导基层医院就地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平均每月溶栓治疗脑卒中患者30例以上,3小时内到达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率达90.2%,创造了生命抢救的“湘潭速度”。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病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意义重大。”急诊科“绿色通道”主任袁光雄告诉记者,通过建设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联合诊治的规范化防治,能让脑卒中患者在第一时间完成一系列急救检查,提高了急救效率,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据数据显示,流程改造前的三个月,该院静脉溶栓共18例,无一例进行桥接治疗。而新流程运行后的5个月内,154例卒中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37例桥接了血管内治疗,实现了DNT中位数由80分钟到25分钟的跨越。随着DNT时间的缩短,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也越来越好,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这些及时接受了溶栓治疗的患者绝大部分获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

  目前,该卒中中心流程持续优化,救治能力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同时带动湘潭地区其他医院逐步启动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协助具备诊疗、康复及统一数据管理的县级医院建设急诊卒中单元,湘潭市中心医院也将致力创建高级卒中中心。湖南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到该院视察卒中中心建设时,称赞其为“湘潭模式”,并推荐在湖南全省卒中中心建设会议上进行经验推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绿色通道负责人来该院学术交流时,也对“湘潭速度”在短时间内就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表示赞许,高度认可该院为绿色通道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及创新,并推荐其在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展示。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格 沈灼非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18/05/03/44701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