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市“壮阔东方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答记者问摘录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凌雨晴 肖燕 编辑:黄滔 2018-10-23 15:59:07
时刻新闻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湘潭10月23日讯(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肖燕)10月23日上午,湘潭市“壮阔东方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韶山市委书记杨晓军现场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来韶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韶山市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湖南日报湘潭分社、湖南红网湘潭站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记者:韶山作为毛主席家乡,基层党建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请问,韶山基层党建工作有哪些特色,成效如何?

  韶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袁绚: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眸韶山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是在“传”字上下功夫,铸信念之魂。韶山一直注重发扬红色传统,做好“传承红色基因,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本,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党员的思想认知、情感激励和行为塑造的作用,强化“我是韶山共产党员”的角色认同,将党员对共产党、对毛主席天然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的强大动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汇聚起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力量。二是在“建”字上求突破,强支部之肌。我们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五化”建设为抓手,在全省先行先试,出台8大领域258条支部建设标准,推出集党务、政务、村(居)务于一体的“映山红”党建APP,将支部建在网上,让党员连在线上,使党的工作“一网揽尽”,党群关系“一网情深”。三是在“做”字上见真章,通发展之脉。我们深入推进“党建领航工程”,实施“党员素质提升行动”,擦亮“映山红”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推出并坚持“5+1”模式主题党日活动,出台督诺问责机制,全面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活力,以自身的硬朗带来“打铁”的质量,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事业推进的累累硕果。

  记者:韶山红色旅游近年来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并提出了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我想请问韶山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韶山又将怎样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韶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旺:近年来,韶山红色旅游呈井喷式发展,为适应发展形势,提升我市的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打造韶山红色旅游服务新标杆。首先是坚持将游客更加满意放在首位,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成立了旅发委和旅游执法综合指挥中心,形成旅委抓总,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实行“先行赔付”、“七天无理由”和“红黑榜”制度,切实保障服务品质、维护旅游消费权益。其次是坚持以打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核心,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实施景区换乘管理,有效地破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景区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实施旅游主干道及两厢提质改造工程,建设景区慢行系统,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搭建旅游监管网、景区门票系统等智慧旅游平台,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第三就是坚持以丰富游客体验为根本目标,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对核心景区景点提质改造,打造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启动“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和平里村田园综合体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特色民宿产业,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近年来,韶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我市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韶山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韶山“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不遗余力的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坚持党政推动,形成融合发展合力。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全面统筹,以“文化旅游走在前列”为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高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形成全市上下共谋共抓、共建共享、合力强大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格局。二是突出红色主题,发挥传承教育功能。始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努力把红色旅游核心景区打造成传承毛泽东思想和韶山精神的生动教材,充分发挥韶山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三是推进“红色旅游+”,提升融合发展水平。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国家重大战略”,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科学策划和实施旅游项目,努力实现资源融合、文化融合、业态融合、区域融合,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融合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多种业态跨界叠加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推进产业体系逐步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最终实现韶山全域旅游。

  记者:您好,请问改革开放以来,韶山农业农村有哪些发展,下一步将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韶山实施?

  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毛亚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4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韶山市在历经一系列深刻的农村改革后,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多次荣获“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和“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2015年10月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2017年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市区”,2015年黄田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6年韶阳村荣获“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银田、韶河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纳入湘潭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央和省市的支持与肯定,充分展示了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快速发展成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是筑牢产业支撑。实施农业品质提升和农业品牌培育“双品”计划,着力打造银田、韶河两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打造宜居环境。大力实施“一革二整三清”行动,加快韶山全域美丽和村落景区化建设;三是塑造文明乡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殡葬改革,举办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四是狠抓乡村治理。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乡村治理和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五是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生态、电商、文创等美丽经济新业态,将韶山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增加农户创业收入。

  记者:据我所知,近年韶山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城市、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市,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那么,我想请问韶山在科技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亮:近年来,韶山市围绕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成效显著。2017年,我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8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8.08%;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达3.95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全年申报专利140件,授权专利54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03件,居全省县市前列;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6.60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固定资产增长12.98%;工业税收6234.83万元,同比增长27.94%;工业用电417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5.19%;完成工业进出口贸易额12.36亿元,同比增长34.1%。

  我市主要做法是:

  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广泛集聚创新合力。政府始终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发挥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保障、激励等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先后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着力解决科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产业和重点企业制度,凝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持续激发创新动力。始终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大当家”,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三是发挥平台催化作用,不断增添创新活力。目前,我市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省级平台7个,为企业创新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力平台支撑。

  记者:我想请问韶山在营造宜居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韶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旺:改革开放以来,韶山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经典景区、品质城区、活力园区、美丽乡村”,从群众最关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开展城乡环境整治,韶山的环境更美了、出行更快捷了、生活也便利了,群众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需求已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这份美好的期盼,多年来,韶山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宜居幸福家园。从提升市民素质着手,引导广大群众争当文明市民,参与“映山红”志愿服务已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礼让行人、光盘行动等五大文明气质变成了市民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向典范学习、争当身边好人已成为市民孜孜不倦的一种追求。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并率先推行网格化管理,深化“三调联动”,一张为民保平安的社会治理网遍布大街小巷,韶山连续12年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成功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最高奖项“长安杯”,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省、市第一。打造文明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真正让韶山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凌雨晴 肖燕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18/10/23/44666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