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结束
大多湘大人“三下乡”的行程也已告终
但湘大人对于外界的积极探索
与做出改变的美好尝试却不会止步
让我们来看看“三下乡”的最新动态吧~
深入乡村农户 体验擂茶制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进一步了解擂茶文化,8月18日,湘潭大学商学院赴益阳市安化县暑期实践团成员来到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杨林乡杨林村村民吉贵家中学习制作手工擂茶。
图为团队成员擂茶
吉贵今年74岁,家中子、孙辈都外出务工、求学,她和老伴常年留守在乡村家中,农忙之余偶尔会制作擂茶。在团队说明来意后,老人热情地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手工制作擂茶的整个流程。
图为调研团成员采摘茶叶
安化盛产茶叶,村民自家田地里也种有茶树。制作米擂茶前,吉贵带领团队成员前往家中不远处的自家茶树上采摘茶叶,准备原料。在采摘完较嫩的茶叶芽后,吉贵将新采摘的茶叶焯水捞出切碎备用。“喝了谷雨茶,气死郎中爹(当地方言读“yá”)”,吉贵告诉团队成员,在谷雨喝擂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随后,吉贵和团队成员正式开始制作米擂茶:将生花生和大米打磨成糊状物后放入柴火灶锅中煮熟。熟花生在老人的指导下,被团队成员以擂茶棒圆端沿擂茶钵内壁擂转、研磨碎。花生碎、切好的茶叶、生姜、山胡椒、熟芝麻、炒熟的紫玉米一一被加入锅中搅拌,直至煮熟。盛出锅的米擂茶可根据个人喜好适当加入炒米食用。
图为制作擂茶的原料
制作米擂茶没有固定的原料,更多时候是利用村民家中的现有原料,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以前制作米擂茶,都是将玉米、大米、花生、黄豆用磨子推,碾碎后放入锅中用油炒熟。”团队成员与吉贵围坐一桌聊天,吉贵向团队成员介绍道。喝着亲手制作的擂茶,温馨的农家小院里传出阵阵乡音笑语。
图为擂茶半成品
擂茶有“药茶”之说,加上安化一带地处偏远山区,人们常采些对症的药草来擂茶喝,既解渴治病又节省成本,安化农村地区长寿老人多于其它地区,一定程度上也与长期喝擂茶有关。吉贵的母亲就是位期颐老人,吉贵的外婆也高寿至106岁。
图为擂茶成品
在杨林乡及周边地区,擂茶不仅作为主食食用,也是象征当地民俗文化的物质符号与蕴含民俗文化的情感表达,祝福和情谊都融在一碗碗茶里。“家里有人结婚办喜事一年要喝三次擂茶:男女成婚后三天内要邀请乡邻来男方家中,摆三天的宴席喝擂茶,这是第一次;过年的时候要喝擂茶;过完年后正月十五要喝擂茶。”提起与擂茶有关的习俗,吉贵如数家珍,面带微笑地向团队成员介绍道。随后,老人又盛出用冷开水制作的清水擂茶给团队成员品尝。
“米擂茶和清水擂茶都很好喝。不同于擂茶馆里卖的擂茶,手工制作的擂茶口味更加浓郁。”团队成员周媛媛评价道。
图为吉贵与调研团合影
实地观摩、学习并完成一整套擂茶制作流程后,团队成员对于擂茶的制作了解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为今后安化擂茶的“走出去”——推广与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魂断“蓝”桥——蜡染
江中流水潺潺、江上小桥侧躺、江畔烟火人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凤凰古城就是一衣带水,伴江而生;一条江,养育一群人,一座桥,拉近一群人;江这头是阿姐的呼唤,江那头是阿哥的应答;桥这头是凤凰古城里质朴的民风,桥那头是古城悠久的文化;而湘潭大学校团委社会实践部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暑期实践团正站在桥上,探索这座古城的神秘…..
依照计划,8月17日早上,调研团来到凤凰之窗探索非遗项目之一——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凤凰之窗的蜡染作坊将制作和销售产品相结合,充分发挥蜡染技术的文化体验价值和商品经济价值。
图为游客体验制作蜡染产品
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以及负责人的详细介绍,调研团充分感受到了蜡染技术的神奇与巧妙。她美——美于精致,一件棉麻的蜡染成品从开始处理、点蜡、染色再最后去蜡清洗整理,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制作,耗时较长,对工人的细心及耐心度有很大的要求。可以说,每一件蜡染成品都融注了无尽的心思;她美——美于创新,蜡染不再只出现在床帘被套上了。如今,蜡染技术可以运用到各种服饰、画像、家居生活用品上,运用范围广泛,并且各种花纹图案都紧紧地与时代接轨,符合大众的消费需求,有很强的审美和实用价值;她美——美于自然,不同于当代化学工艺品,蜡染需要的原料都来源于大自然:染色剂是板蓝提炼的汁,蜡是蜂蜡,洗涤场地就是门口赖以生存的沱江旁,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环保清洁的。其次,她的颜色一般都是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蓝色。来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天地人间轮回,万物和谐统一。
图为调研团采访蜡染负责人
同时,蜡染又与国家精准扶贫有着紧密联系。凤凰之窗的蜡染基地是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凤凰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示范基地。蜡染基地负责人介绍道,他们会招收建档立卡的困难户免费教学蜡染技术,为当地妇女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当地就业避免了部分妇女外出务工而导致的老人空巢和儿童留守问题。不仅如此,也允许妇女带着小孩过来上班,让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成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传播蜡染文化,同时解决了老人养老和儿童教育的难题。不得不承认,发展蜡染促进脱贫,意义非凡。
图为示范展示区
走进蜡染基地,就是走进了蓝色海洋,感受了自然的魅力、体验了文化的神韵。蜡染燃魂,是文化的魂,也是中华崛起的魄!
图为调研团和负责人的合照
走进嘉乐园公寓,实探养老智慧化
8月19日,在常德市民政局的热情引荐下,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常德石门衡阳衡南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了常德市武陵区嘉乐园寿星公寓,开启了调查团首个敬老院的实地考察。
常德市嘉乐园寿星公寓是常德市首家具备老年人托养、残疾人托养、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医疗康复保健、从业人员培训、老年人用品营养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助残服务机构,能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最专业化的服务,是政府重点扶植的公益工程。
图为嘉乐园寿星公寓
嘉乐园寿星公寓投资200万元引入了居家托养信息平台,设有终端呼叫、呼叫处理、订单派发、服务回访等一整套服务流程。通过这套系统,居家托养的对象只要通过一部呼叫终端机发出服务需求,就能享受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信息咨询等居家托养服务。
图为嘉乐园寿星公寓居家托养信息平台
关于平台的使用情况,调研团成员在与负责人的交谈中得知,平台为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对于嘉乐园寿星公寓而言,这种“互联网+”的居家托养信息平台,作用在老年人身上还相对较少,大部分老年人还是选择“家庭养老”的传统养老方式。
关于嘉乐园的运营情况,负责人告诉成员们,虽然政府会给予为期三年的政策补贴,但是在高成本、大开销的背景下,公寓的盈利水平并不高。尽管如此,公寓的工作人员依然尽全力保证服务对象的生活品质,聘用专业的护理人员,每月举办生日会给当月的寿星庆生等,让服务对象感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发展智慧养老是大势所趋。负责人表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当下,新型养老模式必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养老模式,届时,智慧养老的作用将不容小觑。但老年人观念仍需改变,平台功能仍需完善,智慧养老是一条艰巨且漫长的道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图为调研团的队员们与嘉乐园负责人交流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调研团来到了嘉乐园的日间照料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老年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包含棋牌、阅读、品茶、按摩等娱乐休闲项目。在夏日炎炎的常德,这里为老人们提供了一处凉快的场所,老人们在其中交谈甚欢,其乐融融。
图左为嘉乐园居家日间托养照料中心
图右为嘉乐园日间照料中心的读书室
最后,负责人告诉调研团,养老事业任重而道远,智慧养老投入使用量还比较低,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多关注养老方面的问题,对老龄化问题提出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法。
图为调研团和负责人合影
湘西山水之间,非遗星火相传
美丽湘西,魅力非遗。8月13日至8月22日,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社会实践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开展“新媒体背景下非遗传承发展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以永顺县为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非遗是历史的沉淀,也是城市的名片。永顺县处于湘西州,其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内容多样,基本涵盖传统文学、技艺、音乐等10大类10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成果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此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深入永顺县及其周边地区,就“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进行深度调研,并与当地政府以及非遗传承人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
在这些天的调研中,实践团成员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与老司城博物馆,初步感受湘西丰富的非遗文化及其背景;与永顺县政府、永顺县非遗中心、芙蓉镇政府等相关负责人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当地对非遗传承的保护与支持;联系采访土家族哭嫁歌国家级传承人严水花,湘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彭善尧等当地多位非遗文化传承人,了解他们对新媒体助力非遗与文化旅游的看法;进入芙蓉镇、老司城等有非遗特色的景区,针对游客与居民两类群体发放不同的调查问卷,进行深度调研。
实践团成员对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到有些景区正随着新媒体如视频软件的火热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同时总结出当地非遗文化存在传承人才青黄不接、产业化程度不足、传播手段单一滞后、宣传渠道匮乏等问题。
针对相关问题,实践团撰写了“新媒体背景下非遗传承发展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以永顺县为例”的实践调研报告,提出通过挖掘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找准当地文化内涵根源的方法,从而确定非遗传承方法和旅游宣传定位;促进非遗文化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拓展非遗传承与宣传的方式,提高社会对非遗的文化自觉,为非遗传承提供保障;利用新媒体拓展非遗的展示形态,例如虚拟展厅、VR全景等,让人改变对非遗神秘、有距离感的印象,用数字化的形式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实现非遗文化品牌建设,关注在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所具备的发展空间,让传统非遗走向大众的视野,构建非遗文化传承与文化旅游共同发展的特色模式。
“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
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湘大人在“三下乡”的道路上,
一定会愈走愈远,愈走愈光明!
声明:本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红网删除!谢谢!
来源:湘潭大学
编辑:楚湟-湘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