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雨湖区姜畲镇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来源:姜畲镇 作者:夏梦婕 编辑:楚湟-湘潭站 2019-12-04 10:38:1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雨湖分站讯(通讯员 夏梦婕)日前,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100个示范点名单,湖南省4家单位入选,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位列其中,是湘潭市此次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单位。

今年以来,姜畲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扫黄打非”各项工作有序衔接、迅速开展、扎实推进。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扫黄打非”工作方法,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了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有效遏止精神文化垃圾在基层蔓延,社会文明风气日盛。

用足指挥棒,切实加强基础保障

姜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始终把“扫黄打非”摆在重要位置,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姜畲镇“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规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协调联动、入户宣传、监督举报等八大项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并多次组织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及相关行业责任人开展培训,讲解“扫黄打非”的意义、法律知识、职责等内容。切实做到办公有地点、责任到人员、经费有保障、举报有渠道、工作有台账、管理有制度。

织牢联动网,多管齐下综合发力

姜畲镇主动将“扫黄打非”融入各项工作,与现有平台、中心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载体,强化群众参与,形成联防联动、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为当地文化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强防线。

“扫黄打非”工作在基层要落实,人员必须先保障。姜畲镇设置“扫黄打非”村级工作站点16个,每个站点均配备信息员、监督员、宣传员,并组建了一只459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扫黄打非”宣传、监督、巡查等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局面。

同时,将“扫黄打非”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中,将全镇划分为3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依托网格包块巡查、上门走访等制度,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立体监管体系,做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打通“扫黄打非”工作最后一公里。

此外,多次与派出所联合开展巡查,对辖区内印刷复制企业、中小学校、网吧、宾馆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进行走访排查,并结合群众满意度走访、扫黑除恶大走访、秸秆禁烧宣传走访、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走访等中心工作开展入户走访,深入了解基层情况,不断强化基层监督。

扬起宣传号,奏响“扫黄打非”主旋律

姜畲镇始终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策略,切实提升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度和认知度。今年以来累计设立“扫黄打非”宣传展板30余块、张贴宣传标语12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6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并出动2台流动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宣传播放,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宣传要有效,就要让群众接受、喜爱。姜畲镇结合“欢乐潇湘·大美湘潭”群众文艺汇演等活动,举办“扫黄打非”进基层知识抢答及抵制淫秽、迷信、非法出版物签名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习惯。并将“扫黄打非”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引导群众树立主动抵制“黄”“非”意识,使群众对于“扫黄打非”的参与热情不断增强。

为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姜畲镇在学校开展了“护苗·绿书签”活动,举办网络安全教育进课堂专题讲座,并联合镇妇联、团委在塔岭村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社区设立“绿色网吧”,在所有村(社区)农家书屋均设立未成年人优秀读物专柜,积极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今后的工作中,姜畲镇将继续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营造文明有序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全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建设清朗姜畲的道路上,不负重托,砥砺前行!

来源:姜畲镇

作者:夏梦婕

编辑:楚湟-湘潭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