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劳模精神耀莲乡】贺师:90后的乡村振兴“领头雁”

来源:红网湘潭县站 作者:左璆 杨建 编辑:楚湟-湘潭站 2020-05-22 08:44:46
时刻新闻
—分享—

他,是湘潭县最年轻的村党总支书记;他,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带领村民探索出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他叫贺师,1992年出生,年龄虽不大,却是一位有着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老”人了。他21岁当村长,25岁被选为乌石峰村党总支书记,在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路上,一直有想法、有激情,更充满干劲。

乌石峰村位于乌石镇西部,在2016年4月由原珍珠村、斑竹村合并而来,有22个村民小组。贺师退伍后,觉得农村干事创业的天地更广阔,于是决定回村打拼。“我也想借助一个平台,好好施展一下,我也是村里的一份子,想为村民致富发挥一点力量,为村里发展寻一条出路。”这位90后小伙子的真诚和激情感染了大家,村里的发展,也确实需要更年轻的力量,2014年,恰逢村里换届,贺师当选为斑竹村村主任。

当年,斑竹村被评为省定贫困村,村里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单一。新手上路,贺师对村情和民情都不是很熟悉,一切都得从头学,压力很大,他走家串户了解村民的需求。送村里妇女参加月嫂培训,尝试农村电商,为困难群众贫困学生争取帮扶,为村民学习、创业、贷款牵线搭桥,他的努力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2017年,25岁的贺师被选为乌石峰村党总支书记。

“如果村上没有经济支撑开展工作是很难的,所以发展产业经济、增强造血功能,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脱贫思路,把村民带富,才是我真正的目标。”刚上任时,这位90后小伙子热情高、想法多,2017年10月,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乌石峰村村干部和党员带头,自发筹集资金12万元,成立了湘潭县大帅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00多亩,上半年种植黄豆,下半年种植油菜。村上还请来一批民间手工艺人当师傅,教贫困户制作绢花、风车,编制花篮等技术,制作出来的产品除了在乌石本地销售,贺师还亲自去市区各大公园和刘少奇同志故居等景点跑业务。最终因为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原因,并没有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多个项目都先后夭折。

为了寻求一条适合本村的发展之路,贺师先后赴深圳、株洲等多个城市的的特色小镇学习取经。2018年,他结合本地的旅游资源,通过和旅行社合作,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的脱贫振兴之路——依托乌石景区和自身自然资源,开展农家体验、手工创作等项目,吸引各大中小学生团体来研学,城市家庭来体验亲子游。游客们可以下菜地、下农田、进农家、自己动手做一顿柴火饭……

“刚开始,村民们都在观望,我们只发展8个接待家庭,后来看到效益不错,又有不少家庭参加,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了53户接待家庭,收入最高的家庭纯收入有三万多,最少的也有四五千。”贺师告诉记者,村里还接待过不少湖南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团队,他们的到来,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和来研学的师生们接触、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的素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现在有了这个研学项目,村里变化很大,我们在自己家里就能赚到钱了,自家的土鸡、土鸡蛋、红薯片、酸枣饼等也可以销售出去,孩子们来我家里体验生活,家里人气旺,我也很开心。”乌石峰村潘家组颜香娥告诉记者,自家去年纯收入应该在两三万左右,今年从3月份到现在已经有一两万块毛利了。经过村里组织的培训,她学到了不少礼仪接待和安全知识,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她还接受了许多新的思想,提升了自我。

为了更好地发展村里的研学之路,贺师最近一直在各个工地忙碌着,了解工程进度,督查工程质量。他告诉记者,为了让游客能有更丰富的体验,村里现在正在打造农耕文化体验中心,乡村“三十六坊”,他要把乌石峰村打造成彭总故里的“后花园”。他说:“我希望我们村能将研学项目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成为湖南省有名的教育实践基地,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来,助推乡村振兴。”(左璆 杨建)

来源:红网湘潭县站

作者:左璆 杨建

编辑:楚湟-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20/05/22/72812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