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扶贫村里来了“教授队长”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楚国良 冯锦玲 编辑:曹利敏 2020-05-24 18:04:08
时刻新闻
—分享—

庚子夏月,绿染岳塘,美丽如画。

汽车驶出湘潭市区,沿着北去的湘江行驶了25公里后,进入湘潭盘龙大观园招牌大门,一个叫指方村的村子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尹延庆的帮扶村。

岳塘区荷塘街道指方村总面积9.41平方公里,总户数586户,总人口236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422人。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村民不甘受穷,带着失望和无奈“逃离”了这里。直到2009年,岳塘区引进湖南盘龙投资集团在这里投资兴建盘龙大观园,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才让指方村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尹延庆是湘潭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2018年3月,尹延庆被指派为湘潭市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工作队队长,指方村驻村第一书记。从高校到乡村,从理论到实践,工作地点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内容更是有天壤之别。“第一书记” 尹延庆的指方村故事,也是该村精准扶贫顺利推进的纪事。

经过一番调研之后,他得出结论:一是贫困村贫困原因复杂,整体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后劲还不足;二是贫困村项目资金依然很少,无法弥补全面发展的资金缺口;三是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四是村庄空心化、留村人口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开展脱贫工作的勇气和信心不高;五是贫困村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不强。但指方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又处在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带,根据近郊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适合发展花卉和果木种植,如果把这些优势发挥好,实现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再依托盘龙大观园的带动效应,指方村一定能振兴。

驻村后,尹延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困工作,一句“有困难,找教授”的戏言,成为了尹延庆用责任遵守的承诺。他逐一上户走访建档立卡困难群众,宣传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激发贫困户依靠自己努力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尹延庆鼓励村民利用资源承包鱼塘,在村民遭遇鱼群生病的困境时邀请专家团队进行指导,助力切实掌握养殖技术。

如指方村建档立卡群众冯秋泉2018年购买了1000多元的鱼秧和1400多元的鸡苗,当年土鸡销售收入就有4000多元,2019年1月销售鱼苗2400多元,剩下的鸡在2019年销售成鸡和鸡蛋又获2000来元,他于2019年又追加购进了鸡苗和鱼苗,现在这两项年获利稳定在不低于4000元的水平。

2020年初,一场疫情把居民困在了家里,也把指方村村民的收成困在了地里。尹延庆深知城市居民无菜可买的无奈,更能对农民的心痛感同身受。思来想去,他决定把两边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打通双方的“信息差”。“集中消费是我们一直在进行的扶贫举措,但是要在疫情期间保证这项工作平安进行,还是挺有难度。”针对特殊情况,尹延庆调整思路,搞起了“线上集中消费”。

《2020年指方村脱贫户政策享受一览表》,是尹延庆2020年初和他的驻村扶贫队同事一同结合指方村实际情况,创新思路研究出来的“新法子”。在这张表中,村内的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享受哪些政策补贴都按照“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分类方式一目了然地列举了出来。

一张表单,八项数据一一罗列,而这仅仅只是一户人家的政策补助信息。指方村一共有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包含422位居民。每一户人口构成不同,所能享受的补贴也不同,这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制表工作量。尹延庆和他的另外两名扶贫工作队队员却已经对繁重的工作习以为常,三人不眠不休忙活了一个星期,终于把表格分门别类制作完成。

在驻村的几年里,尹延庆习惯性地站在群众的角度上想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思考创新,再加上和团队反复打磨,成功做出了一项又一项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好成果。现在,村里的民意调查从全街道倒数第一名跃升到第二名,指方村也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

不管怎样,只要用心干,就会有改变。把自己当成村民,想方设法主动帮,群众就会从心眼里把你当成自己人。尹延庆说:“村民来找我诉苦的少了,谈发展项目的多了,看着村民笑着和我打招呼,喊我‘教授书记’,我打心眼里高兴,觉得指方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楚国良 冯锦玲)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楚国良 冯锦玲

编辑:曹利敏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20/05/24/72858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