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特色小镇融入都市圈发展的路径探析——以湘潭市为例

来源:湘潭市社科联 作者:陈璐 编辑:谢文礼 2020-08-12 20:28:34
时刻新闻
—分享—

特色小镇融入都市圈发展的路径探析

—— 以湘潭市为例

都市圈是一个多种因子融合、呈网络状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小城镇属于都市圈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向流通渠道的必经之路,传统小城镇的升级发展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湘潭市2019年将原定的10个特色小镇(湘潭县花石湘莲小镇、云湖森林小镇,湘乡市水府水乡小镇、古龙湖生态小镇,韶山市平里旅游小镇,雨湖区靳江河文创小镇,岳塘区盘龙生态小镇,高新区机器人小镇,经开区滨江运动活力小镇,韶灌水利小镇)进行了调整,调出2个(云湖森林小镇、靳江河文创小镇),增加3个(乌石军旅小镇、雨湖区云湖创智小镇、音乐小镇),因此目前实际推进的市级特色小镇建设为11个,分列图表如下。

2019年湘潭市特色小镇区位分布图示。

一、特色小镇融入都市圈发展的现状分析——以湘潭市为例

(一)核中镇(以湘潭市高新区机器人小镇为例)

1、区位地域单元界定:位于中心城市中的特色小镇;这类小镇一般受限于区域发展的地界,中心城市内可开拓的地域范围狭窄,引入的大格局项目与资金常常被特大城市的周边区域所抢占。

2、产业演进状态:城市工业生产向外围区域扩张与转移,顺应产业升级趋势;湘潭市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是高端装备、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主导产业建设机器人小镇是具备产业基础的,但是产业升级压力较大,表现为产业链本身不完备,加之产业升级压力大的企业有转厂流失的现象发生,缺乏战略性产业项目。

3、城镇化进程:属于中心城市的价格洼地或城中村或工业企业旧址,周边城镇化进程较快;湘潭市高新区可建设用地较少,工业用地相对其他开发区较少,周围是城市繁华中心区,建设有包括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及生活配套区,地价成极端化,居民生活居住用地通过招拍挂拍出了地王之价,但从销售价格来看却正在亏本售卖。工业用地在园区中心与周边均有布局,但综合利用率与引入配套产业率来看仍有可提升空间。

4、生态条件:城市生态需要有机更新,侧重改造与提升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注重工业区域重工业污染排放达标问题以及旧城市生活区域与生产区域衔接之处的生态更新问题。

(二)轴边镇(以湘潭县花石湘莲小镇为例)

1、区位地域单元界定:位于中心城市以外,交通干线沿线的卫星镇;交通干线沿线的卫星镇属于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比如湘潭县花石镇,潭花线的便利性有效助力湘莲产业发挥经济带动效用。

2、产业演进状态:支柱产业缺失导致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严重匮乏。不仅无法分担中心城市压力,也造成资源浪费;产业仍以低端加工为主,深度加工的产业配套企业较少,甚至出现原材料有从外地转运至花石加工贴牌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品牌维护。

3、城镇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较慢,剩余劳动力流失;湘潭县花石镇属于传统人口大镇,传统经济强镇,具有良好的生产与生活水平,但近年来培育特色小镇未有可圈可点的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项目入驻。

4、生态条件:存在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湘潭县花石镇依托莲的品种,春耕种,夏观花采莲,秋冬缺位,生态旅游存在季节性差异,生产工种存在较低价值链加工,生态观光存在品类单一,活动吸引力不足等缺陷。

(三)圈内镇(以湘乡市水府水乡小镇为例)

1、区位地域:单元界定位于都市圈范围内的专业镇;地理区域并不在交通干线沿线,对于交通便利性敏感人群吸引力缺位。

2、产业演进状态:无法享受到中心城市都市圈的辐射,但有得天独厚的自有资源与历史悠久的经典产业基础,但产品同质化较严重,在同一区域有水乡特色的有茅浒水乡,同为4A级景区,同处湘乡市地界。

3、城镇化进程:依靠开发程度不同,城镇化进程不一,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景区内环境设施较好,但与景区之外紧隔的小村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农居,生活质量并不高。

4、生态条件:需要保护和创新并举。有较好生态基础的特色小镇生态环境有与产业相连接,可宜业宜居,在物质性文化景观与天然生态景观的叠加上创新策划与包装,可宜游宜娱。湘乡市水府水乡景区利用率不高,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客流量不大,存在生态保护和创新的紧迫性。

二、特色小镇融入都市圈发展的路径探索

如上所述,产业状态、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条件均是特色小镇与传统小城镇的区别,只有真正融入都市圈发展的特色小城镇在这三者都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作为实际形态为非镇非区、最终要求为三生融合、突破城镇化固化思路的特色小镇,布局不同、禀赋不同、优势不同,因此在融合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也将不同,下面在此阐述在各类特色小镇与都市圈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核中镇

通过中心城区的逐步向外扩延,原来的郊区小镇的功能和布局会相对滞后于现代需求。因此,此类小镇需要结合中心城区的生产化需求与消费升级需求,做好生产、生活、生态的三项升级。

1、以机制更新顺周期促进产业更新换代,有序引入与发展新业态。

有序在计划资源分配等管理权限方面进行权力下放、建立容错纠错和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以政府放管服治理改革推动招商引资大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经济体时以适当镇改市来完善体制。重点推动产业融合与智慧化升级,产业布局以单体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高、以第三产业为主,以金融、信息、科技行业等为主;加速推进产业升级,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特色小镇的支柱性产业培育与升级,对于战略性的项目应该举全城力量推动;全面引领产业链补链强链,以特色小镇的关键技术做支撑,帮扶小微企业与创新性企业的成长,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储备科创板与新三板市场后备企业力量。

2、吸引高端人才的进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带动当地适龄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以人才带动人气;带动当地生产水平的跃升,以人才带动经济;带动当地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人才带动品质,实现绅士化进程。

3、优化空间组织,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及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环境作为留住人才、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劳动力充分流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加快融入都市圈步伐,在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与主要城区无差异,与中心城市相接近,与大型城市相接轨;加快融入都市圈节奏,在区位交通便捷度与人口流动时间方面,做到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人才圈、一小时商业圈,各方面要素流动与流通无障碍。

(二)轴边镇

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此类小镇一般具备有良好的历史工业基础或者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利于承接大型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因此,这类小镇尤其需要在生产中加速布局龙头与战略合作伙伴,在生活中通过盘活周边劳动力资源,提升本地幸福指数,在生态中重点保护和适度开发。

1、承接第二产业转移,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形成支柱产业。

以产业集聚带动知识外溢效应,加快技术创新并成为承载中小城市的人口等要素集聚地,产业布局以农业深加工产业和旅游业为主;以产业优势带动品牌优势,加快构建农业与加工业龙头企业与七寸企业的引入与培育机制,用知名品牌带动上下游品牌的培育与联动;以产品高标准加速融入都市圈,依据都市圈的地理优势与物流优势,创新产品品种与提升品质;以畅通信息渠道和提升技能空间,提高有效供给,与侨联和工商联、供销社加强密切联系,保障有效需求,加速开放力度与推介力度,以高质量产品融入都市圈并走出都市圈。

2、吸纳剩余劳动力,发育壮大出独立于城市的小镇空间框架和内部结构。

依据政府力量加强基础设计,完善交通设施,布局重点产业,在原有产业先行者的基础上引导市场集聚产业链上下游,成立相关产业集团公司,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升级,形成自我造血、自我供血、自我流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特色小镇。湖南省属于劳动力流出大省,湘潭市属于老龄化较高地级市,劳动力对于发展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完备的生产环境和生存空间对吸纳劳动力至关重要,作为小区域范围内的强镇吸纳剩余劳动力可有效的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布局城市后花园,对生态环境采取重点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措施。

借鉴日本经验,都市圈之内的有交通干线优势的沿线小镇,如奈良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与文化小镇是吸引客流的城市后花园,城镇的“小而特”意为这在生态环境中需要重点布局与完善。

(三)圈内镇

这类小镇不同于上述两类小镇,后者一为区位优势辐射力量最强的小镇,一为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潜力小镇,这类小镇既不具备区位优势,又缺少承载传统产业经济的沃土,这类小镇适合依据偏方位、偏风景找到新门路、新经济。

1、依托现有小城镇彰显特色,利用政策红利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生产方式与产品样式,老手艺成新生机,旧风景成新风貌;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行政帮扶的力量前期较为重要,通过引入大中型活动、开拓旅行社等保障型旅游业务等方式多方保障客流。

2、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与创业,推动原村民镇民化。

包括创业和帮扶本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进行政策宣传与帮扶措施更新,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当地原村民的就业稳定化、择业常态化、生活保障镇民化。

3、保护与改造并重、传承与升级并重,成为都市圈内的增长重要节点和新兴的增长极。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改造周围的基础设施,并注重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的体验式项目引入;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升级部分特色产品,注重品牌营销与品质打造。形成历史文化与创新思维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成为新一代村镇改革样板。

(四)特色小镇融入都市圈发展的目标设计

三类特色小镇对于某些行政与市场的因素影响较为深刻,可以分别表现如下。通过对于影响因素的细化明确出当前形势下最希望由都市圈帮其解决的问题,包括运用“放管服改革”构建灵活与动态创新的体制机制;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需求与供给、小供给与大供给的沟通与共享通道或平台,引入社会资本,创造规模效益;运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项目的策划与包装,只有当这些要素布局完善,输入有度、有道、有效之后,特色小镇将运用自身的优势向都市圈进行逆向输出,最终达到村民镇民化和镇民市民化,这种渐进式城镇化的方式对于破解新型城镇化城乡出现二元结构、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题是一剂有效良方。

来源:湘潭市社科联

作者:陈璐

编辑:谢文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