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赛男是一名寿衣模特,同学知道她做这行后忌讳她,妈妈劝她辞职却遭拒绝。她说,曾遇到癌症女孩在医院穿着她推荐的寿衣微笑,家属的一声谢谢让她觉得温暖,“帮人们在生命最后体面告别,是一种慰藉,请不要把我当瘟神。“
该女孩的经历是社会对于“死亡”这一话题的态度的缩影。我国社会对待“死亡”总保持着讳莫如深的态度,多少人面对大限已至,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新冠肺炎的突如其来让人们感慨着生命的短暂易逝,领悟生命存在即可贵。因此有学者很早就呼吁:每个人都应该补上“生死”这门课,学会冷静、理智对待生命的终结。让人有尊严地离去,就要正确看待死亡。
受到长期传统观念的制约,我国缺乏对于死亡的教育。从丧葬业来看,年轻人不愿进入,媒体较少报道,社会缺乏关注。其结果是这个行业长期被极少数资本垄断,提供低质量服务。而消费者碍于面子,羞于较真,反而助长了行业乱象。这背后的原因需要依靠从小的教育来改变。与国外相比,我国只有极少部分学校开展了死亡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远没有达到普及。我们所畅想的观念进步,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经常出现将生死刻意对立的问题。无论是英雄主义教育,还是集体主义教育之中,总是用对死亡的渲染来反衬生的美好。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其实是误解了死亡教育的实质,真正的死亡教育首先会承认死亡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未来,希望看到死亡教育课程延伸的范围越来越广,成为具有阶段性与针对性的一门必修课程。观念进步还离不开社会的配合与引导,关键是要抓好人文教育。科技时代,人文教育显得没那么吃香,呈现出重技术轻人文的人才发展局面。正是人文教育使得人类更加重视生命教育,才能使得人类可以更加正确的认识死亡,毕竟和死亡的结果比较,我们其实更害怕死亡的过程,而只有人文教育才能弥补这一缺陷。
大卫·梭罗说过,死亡才是真正具备哲学意义之事,死亡的问题,才是人类的终极问题。面对生,国内的教育给我们指出了许多条路,但面对死,我们总是不愿谈及。死亡教育的前提是为了更好生活,而不是提心吊胆地生存。基于此,每个人都应补上“生死”这门课。
文/孙可怡(湘潭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孙可怡
编辑:曹利敏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