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的湘雅医院。8岁时,与母亲杨开慧在板仓的住所被国民党抓获,后被解送到长沙“协操坪监狱”。
母亲被杀害后10多天,他才被舅舅杨开智、舅母李崇德从监狱接回。为了避免再被迫害,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毛岸龙被送到当时党中央机关的所在地上海,由叔父毛泽民安排进了“大同幼稚园”。期间,4岁的毛岸龙因病不幸夭折。
1932年3月,党组织鉴于“大同幼稚园”的实质已经暴露,决定将其解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带回家。1936年,董健吾于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多舛的命运并未压垮毛岸英,随后的5年里,由于他聪明好学、勇敢坚韧并爱好军事、政治和时事,他逐渐成了儿童院里的“小领袖”,先后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儿童院团支部书记和区团委委员。毛岸英应邀经常到各处去作报告,一篇长达3000多字的文章《中国儿童在苏联》,文笔流畅优美,被当时正在莫斯科治疗臂伤的周恩来带回国,后刊登在1940年4月12日延安的《新中华报》上。
1946年1月,毛岸英23岁时,回到了阔别18年之久的毛泽东身边。
初回国的毛岸英很“洋气”,懂俄语、英语、德语,穿着苏军呢子制服和马靴,会跳交谊舞,写得一手狂草体好字,为人处世不拘小节。
毛岸英到延安后,父子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吃惯了洋面包的毛岸英,开始学着睡农民的土炕,和农民一样干农活。
1947年春,国民党进攻延安,毛岸英随中央机关北撤,按毛泽东的安排去土改工作团,在山西临县参加试点。他写信报告父亲说,两个月的收获比蹲在延安机关学习两年还多。
此后,他又到冀中、山东搞过土改,并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1947年11月6日,毛岸英化名“杨永福”,随时任中央土改工作团团长康生到达山东渤海区党委驻地阳信县李桥村,指导土地革命运动。
当时他的身份是康生的情报员和联络员。在阳信期间,毛岸英从未表明身份,朴实、亲和地融入到人民群众中。
新中国成立半个月后,毛岸英与刘松林结婚。毛泽东参加婚礼,只送了一件穿过的大衣,并对儿媳说:“白天岸英穿,晚间你盖,都有份。”
1950年春,毛岸英跟随李克农访苏并当过翻译,此后又要求到基层。1950年夏,他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决心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工作十年。
1950年10月,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决定。毛岸英要求入朝参战,在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除了彭德怀等几人了解他的身世,其他人都只知道这是一个活泼、朴实、能干的年轻人。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因“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发报甚多而被美军测出,认定有重要机关并派飞机前来轰炸。当时,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烧弹落下瞬间,形成上千度高温。有两人跳出后,木板房便化成灰烬。事后,在两具遗体中,依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才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
毛岸英牺牲当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遗体运回国内。彭德怀虽然难过得一天没吃饭,还是决定就地安葬。后来,彭德怀又提出为他立碑,说明他自愿参加志愿军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在与彭德怀见面时说:“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你们做得对”。
毛岸英是在工人大罢工的呼声中诞生的,从小到大,他都没有以领导人之子的身份自居,做过很多普通百姓做过的生计,以苦为乐,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历经多种角色的磨练,加之曾到国外接受过高等教育,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一个谦虚谨慎、待人真诚的人,一个胸怀壮志、忠于祖国的人,一个信仰和平具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刘放明 整理)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放明整理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