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数据中心负责人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专题会议。
随着7月30日“湘潭市雨湖区报告1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官方信息发布,一场更快、更严、更实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然打响。面对疫情大考,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迅速响应,依靠大数据助力,建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强大脑”。
以快抗疫 “神经中枢”高效运转
凌晨2时,市大数据中心8楼办公区依旧灯火通明,急促的脚步声、激烈的讨论声、不停的键盘声……10余名技术专干通宵达旦。这是疫情防控中,市大数据中心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后端支撑小组的工作缩影。
“从7月30日起,我们这十多个人的小组,一直都在连续工作,有的成员直接睡在办公室,防疫指挥部的数据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处理。”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主任彭安说。
为与病毒抢时间、拼速度,赶在疫情进一步扩散前切断传播链条,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市大数据中心紧急响应,在7月30日当天紧急加派2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全市疫情防控数据研判组工作。
“每天下午3点前要实现涉疫数据清零,也就是与公安、疾控等部门进行协同,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潭人员、红码人员、入境人员、可能涉疫人员落实核查到位。”这是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市疫情防控数据研判组负责人李毅对研判组的要求。
同时,市大数据中心依托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技术团队,就地组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后端支撑小组,对疫情数据进行整合,并与基础人口库进行数据比对、补充和去重。
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涉疫重点人员进行全过程筛查,能为社区走访调查工作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为疫情防控提供“加速度”。
精准制疫 “预警器”灵敏运行
8月2日,湘潭市新增报告1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同时,官方公布了确诊病例的主要活动轨迹。
三天时间内,确诊病例乘坐了九趟公交车,涉及人数众多。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仅仅过了八个小时,同车人员数据全部被找到。
面对整座城市流动的人员,数据是海量的。彭安说:“小组成员全员上岗,大家不敢有丝毫松懈,处理数据力求及时和精准。”
“您好!大数据显示您近期曾到过高中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病例报告地区......”近期,不少湘潭市民收到了这样的短信,也有市民不解:“我只是经过被封锁小区周边,几分钟就离开了,怎么还会发短信给我?”
通过大数据分析筛查可能与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的市民,再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协作,最后由各运营商及时发送健康提醒信息,让数据跑在疫情扩散前面,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数据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数据在疫情研判、精准防控、传播路径分析及后续治理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实防疫 “防护网”筑牢织密
“这波疫情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数据筛查难度更高。”市数据研判组联络员李亮说。时间紧、范围广、任务重,这是数据研判面临的严峻形势。
根据“六抓六精准”要求,市大数据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蒋文武作出表态:“市大数据中心一定快速响应、快速去重、快速分发,准确识别、准确定位、准确到户,高效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全力以赴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无一人漏管、无一人漏控,真正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我们的市民可以安心走出家门游玩,这就是我们想达到的成效。”李毅说。
截至8月10日,市大数据中心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后端支撑小组累计向市疫情防控数据研判组反馈数据200多万条,为实现数据精准比对、疫情防控动态监测、人号对应以及人员住址准确有效提供了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通讯员 葛亚芬 梁爽 龙琦璇)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葛亚芬 梁爽 龙琦璇
编辑:凌雨晴-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