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
“厕所革命”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新修建的村文体广场。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罗金塘村是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十佳村庄”。这里民风纯朴,小楼林立,环境宜人。近年来,罗金塘村以改好“小厕所”推动人居环境“大改善”,更是展现了一番文明如厕、健康生活的农村新气象。
“党建+现场恳谈”,让“厕所革命”更顺利
“村上每家每户都种了菜,这盖子一装,我们挑粪施肥多不方便。”“这厕所我都用了大半辈子,拆来拆去麻烦得很。”刚开始实施厕所改造时,部分村民颇有抵触情绪。
“村民们习惯了旱厕,对改厕都抱着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金塘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支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户走访,并组织联村领导、村干部、村民召开现场恳谈会,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和环保效益。村民的疑惑和顾虑在耐心解释和集中讨论中逐步被打消,思想观念也从“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截至目前,该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5%以上。
“科技+生态”,让“方便”更方便
一个土坑两块儿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夏天一到臭气冲天,这是部分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以前这条路上有好几个旱厕,夏天总能看到苍蝇满天飞,味道也特别刺鼻。”罗金塘村村民田艳纯对此有着切身体会,“不过现在各家各户都改建或新建了卫生厕所,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了”。
走进田艳纯家中,厕所门上标识清晰,内部贴着明晃晃的瓷片,干净又整洁。田姐家的厕所改造成本2500元左右,在各级补助后,她只拿出不到400元用于室内厕具、厕屋改造,10天就建成了配有便捷式马桶座、厕纸盒、照明灯等设施的新厕所。这种卫生厕所还能通过生物降解技术有效杀灭粪便里的虫卵、病毒病菌,村民可将其追肥使用。
“对分散居住的村民,我们主要采取‘三格化粪罐’模式,并根据地形地貌和村民意愿建设了联户污水处理系统,严格做到黑水(粪水)、灰水(生活污水)、雨水‘三水分离’,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难题。”罗金塘村负责人介绍道。
“硬件+软件”,让乡村更靓丽
村里新修的文体广场宽敞开阔,一排排娇艳欲滴的杜英树、紫薇在风中起舞,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经过污水处理系统深度净化的粪污水和生活用水,最终流入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成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肥料。近年来,罗金塘村还大力开展清沟清渠行动,生态环境愈来愈好。
“环境变好了,来村里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人也多了。我就办了个水上钓鱼台农家乐,让大家来感受农家小院的风情,品尝楠竹山美食的风味。”涂金球两口子多年在外地务工,月收入加起来不到6000元,还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小孩。而现在靠着自家鱼塘办起来的农家乐,月收入已经达到了近万元。此外,涂金球家还是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先进,带头改水改厕、拆除空心房、整理院落,2020年被评为镇级“最美庭院”。
罗金塘村以“厕所革命”扮靓了乡村新生活,让农村环境迸发出现代化的勃勃生机,也让村民幸福感得到了充分提升。如今,罗金塘村的面貌仍然在持续变化。
来源:红网雨湖区分站
作者:姜俊 王宏婷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