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湘潭县分站讯( 记者 贺帆 李思源)“经过康复训练,孩子的肌张力明显下降,运动能力有所提升,看着他一天天进步,我们的生活又有了希望。”在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内,二胎妈妈黄艳(化名)欣喜地告诉记者。
36岁的黄艳在去年8月诞下二胎男宝康康,因为难产,孩子在出生时因窒息缺氧造成脑损伤,各项发育都严重落后。“孩子五个月了还不能抬头,也不能独坐,肌张力非常高。”回忆起几个月前的经历,黄艳表示,康康的康复之路漫长且艰难,身为妈妈的她非常自责,也很迷茫。好在在县残联的指引下,她顺利地为康康申请到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金,并在县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康复中心“落了脚”。“这里的康复师很专业,又有耐心,加上1500元每月的康复救助金,一年中可使用10个月,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家庭经济压力。”
在运动康复训练室里,记者看到,康复师正在帮助一岁零一个月的康康开展大运动训练,抬头、爬行、伸手等一系列趣味运动,孩子在玩耍中锻炼了身体。
在这间占地面积2900m²的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内,粉、白相间的彩色墙面,启蒙教学的卡通挂图、各类动物模型和彩色的桌椅、充满童心的温馨布置、转角和直角处的防撞条,处处体现着医院贴心又细心的服务。不同的功能训练室忙碌有序,孩子们正在接受康复师的康复训练,唱歌、游戏、认字、画画……同龄正常儿童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这些孩子却需要在康复师的引导下日复一日的不断训练。“我们科室有20多个康复项目,如引导式教育大课,以及一对一的运动治疗和感统训练,还有传统的中医康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符小乔介绍道。
据了解,县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湘潭县“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唯一定点机构,现主要开展项目有运动训练、作业训练、语言训练和早期教育等。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接收千余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治疗,其中享受残联补助288名。“湘潭县户籍0到6岁,未满7周岁的儿童,患有脑瘫、孤独症、智力、听力等方面问题,可持三级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和相关材料到残联申报救助,通过后可在省内各定点机构享受免费的精准康复服务。”县残联康复股股长齐谦说。
近年来,湘潭县把“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纳入为重点民生实事范畴,制定了《2020年湘潭县残联实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同时,县残联按照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坚持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强为民办实事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大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截至目前,湘潭县已投入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近400万元,共计534名残疾儿童得到救助。
来源:红网湘潭县分站
作者:贺帆 李思源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