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学方面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12月1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传承 融通 创新 分享——新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在湘潭大学举行。
论坛上,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建勋作了题为“屈原的乡国之情与人格魅力”主题报告,从“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屈原其人”“屈原的乡国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和“屈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走近屈原,了解屈原,并给予学生人生建议。
由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湖南省语言学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南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贤清教授主讲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视野》,重点介绍了服务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普方古民外”立体研究法。它立足于汉语语法结构的历史演变,利用现代汉语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民族语言和境外语言的研究材料和理论方法来解决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课题,为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下午,五个分会场同步进行研究生论文报告答辩。由于疫情原因,线下论坛仅限湖南省内高校师生(需检查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湖南省居民健康卡,近14天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参加,非湖南省内高校的同学下载腾讯会议参会。现场不仅有点评老师,参与报告的研究生和工作人员,还有来自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前来听讲。报告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评委认真审阅,研究生逻辑清晰,思维敏捷,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阐明自己的观点。
各分会场论文报告答辩结束后,评委与参与答辩的同学齐聚逸夫楼一报告厅参与闭幕式,各分会场代表教师对所在会场进行了点评。(通讯员 张鑫芳 李欣莹 田华)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张鑫芳 李欣莹 田华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