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麓集团。
红网时刻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王泽芬 湘潭报道
出色完成“国际军事比赛-2021”,助力中国队第四次获得“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冠军,并刷新赛事纪录;完成体系战略分析、架构设计及1.0版末端流程显性化工作,在国防科工局组织的技术审查中,获得华中片区第一名;全年荣获集团公司、湖南省管理创新成果奖5项次……
2021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麓集团”)聚焦服务国防装备建设,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高效推进装备服务和科研项目,全面深化改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一份令人振奋的年度发展答卷。
履行强军首责实现精准发力
公司参赛装备助力中国队再夺“苏沃洛夫突击”项目总成绩第一。图为保障队员在战车旁合影。
2021年8月,在“国际军事比赛-2021”的比赛现场,中国、白俄罗斯、俄罗斯、委内瑞拉4国参赛队同场竞技上演了速度与激情的超燃比拼。由江麓集团研产的86A履带式步兵战车助力中国队第四次在“苏沃洛夫突击”比赛中获得个人、团体第一名,创造了历年最好成绩。
江麓集团三型装备亮相珠海航展,吸引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江麓集团聚焦部队实战化演练保障需求,积极探索搭建服务保障分中心,打通服务保障部队“最后一公里”,实现部队装备服务保障从“有”到“优”的转变。
……
这一年,江麓集团聚焦主业,把握大势,全面兑现装备交付“零缺件、无故障、三满意”的庄严承诺。在经营发展方面,江麓集团同样有着亮眼成绩: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全员劳产率分别同比增长7.74%、8.67%、13.95%,连续6年实现同比攀升,利润连续三年超2亿元,蝉联湖南省“制造业企业100强”。
推动创新驱动实现定向发力
生产车间。
把握科研就是把握未来,聚焦科研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21年,江麓集团把目光汇聚到企业创新创造机制赋能上,主动融入集团公司装备研发、技术研究双体系,在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创新主体动力催生、人才队伍建设上摸索推进,按下企业科技创新的加速键。
2021年,江麓集团各科研部门锐意创新,科研产品层出不穷,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顺利推进履带式步兵战车、两栖装备、无人领域产品等多型装备的研制及相关试验,公司某型装备研制攻关再获突破,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军民两用AT450变速箱研制方面突破了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一体化性能匹配技术、关键核心零部件开发匹配技术等,成功扭转我国大功率轮式车辆关键技术被国外 “掐脖子”的被动局面。
在工艺改进创效上,江麓集团从加强制度梳理、提升创新攻关水平、加大工艺研究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了综合传动装置箱体轻量化、低成本钛合金工程应用、高效自动化加工技术研究等21项工艺科研攻关项目。全年完成专利申报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5项,公司获“2021年度国家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装甲车车辆钛合金车体焊接成型技术”获集团科技成果奖。
更值得一提的是,“外齿摩擦片制造协同创新项目”取得重要突破,不仅彻底扭转了装备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外协制造的被动局面,还为经营创效开拓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年度创效700余万元。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融合发力
井然有序的生产现场。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江麓集团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聚焦重点难点领域和重要关键环节,抓紧抓实68项重点改革任务和108项具体措施,顺利完成“2021年完成任务总量70%”的既定目标。
2021年,江麓集团坚持市场化、开放式发展思路,推进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项目合资合作,与山河智能共同成立山河江麓公司,推动民品产业转型升级。
为深入推进总体布局优化,江麓集团进一步整合归拢机械加工工序职能,推进各生产单位向主业突出化、资源集中化转变,推动组织扁平化、经营模块化、管理规范化;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人员总量及结构,人员总量净减241人,坚持“业绩升、薪酬增,业绩降、薪酬减”原则,强化工资总额管理,进一步激活内部潜力。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凌雨晴 王泽芬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