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残疾人援助注重“授人以渔”

来源:新华社 作者:阮周围 编辑:刘放明 2022-03-10 15:49:55
时刻新闻
—分享—

谭政的碾米机前,总有一拨又一拨“客户”。从一名贫困户到当上老板,他这一路走得艰难,但如今收获满满。

谭政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新安山村村民,因小时候患病无钱医治,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夫妻俩以前靠种地,只能混个温饱,孩子还差点辍学。

村里得知情况后,帮助谭政的孩子延续求学梦,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干部一致认为,“传授方法比物质资助更重要,要让老百姓靠双手过上想要的生活。”他们分析,“自主创业”更适合谭政的家庭情况。

谭政家就在村主干道旁,有闲置的房屋,村里又是产粮大村,因此帮扶干部建议他开一个小杂货店和小型碾米厂。通过银行无息贷款,他凑齐了开店和购置机器的费用。

碾米厂开业后,小生意日渐红火,他也有了积蓄。靠着“第一桶金”,谭政继续“创业”,新建了猪圈,养殖了30头猪仔。现在,他每年收入都能超过十万元人民币。

谭政在操作碾米机(资料图片)

谭政的故事是中国万千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缩影。为了让贫困残疾人“不掉队”,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助残扶贫专项行动方案,并将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范围。2020年底,全国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教育和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各项举措的出台,中国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显著提升。

1997年,盲人祝刚在湖南长沙创建了颐而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安置473名残疾人士就业,免费培训近一万名残疾人上岗。多年来,公司一直有个规定:残疾员工服务每个点的提成比普通员工多1元。

42岁的曾叶飞是一名盲人按摩师,入行20多年来,他先后在盲校、颐而康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进修中医推拿等技术。目前,他在颐而康成立了自己的“松筋康复工作室”,拥有一批忠实客户,不断有回头客预约服务。

在颐而康,目前已有30余位残疾人获得资金和平台支持,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工作室。从一名普通雇员到工作室负责人,曾叶飞很感谢公司给予的机会,“这样的晋升机制让我们残疾人士感到很有盼头。”

他现在每个月有2万多元收入,靠着积蓄在长沙购房,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家庭。“我现在感觉幸福满满,不仅是自身的成长,还有行业对于我的认可和支持。”

曾叶飞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为客户服务(资料图片)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就业形式呈多元化特点,多种就业新形态让残疾人更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超180万人,越来越多残疾人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增收。

来源:新华社

作者:阮周围

编辑:刘放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