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着眼事业发展需要,持续健全年轻干部持续发现、动态补充长效机制,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注重发现储备 源头建设“质”“量”并重
坚持五湖四海,广开进贤之路,着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紧需专业人才,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举措加强年轻干部引进和储备,做实干部队伍建设源头工程、基础工程,保证年轻干部来源广、数量足、质量优。
广开渠道“扩面”。积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定向选调、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畅通年轻干部的来源渠道,其中2021年市直事业单位一次性拿出199个岗位面向全国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注重从基层一线招录公务员,近三年来定向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67人,定向招录人数占乡镇(街道)机关录用总数的16.1%。
湘潭市新录用公务员迎来“入职第一课”。
严格标准“提质”。坚持把做好选调生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源头工程”,科学合理制订选调生招录计划,针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侧重于从国内高校招收金融、法律、城乡规划等紧缺专业应届生,近三年累计招录选调生118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65人,全面优化了各级各部门干部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
湘潭市2021届选调生走入湘潭高新区板塘街道新农村开展国情调研活动。
发现识别“选精”。及时将各行业各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发现识别出来并加强跟踪培养,通过组织开展集中性的年轻干部调研、政治建设全覆盖考察,全面摸清全市年轻干部底数,把有培养潜力的苗子发掘出来,建立年轻干部库,加强针对性跟踪培养。通过观察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工作表现情况,筛选出有担当、有闯劲、有本事的干部,如近两年从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两千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企业、社区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市、县两级共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161名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
注重素质提升 培养锻炼“虚”“实”结合
不断加强年轻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丰富年轻干部经历阅历,着力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养。
在理论学习上突出“强筋补钙”,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管根本、保方向的基础工作来抓,把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核心内容,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将优秀年轻干部列为重点调训对象,充分发挥伟人故里红色资源优势,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班或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年轻干部传承好红色基因,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在实践锻炼上突出“一线作战”,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立足服务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统筹安排实施干部实践锻炼工程,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经受磨炼。近三年来共选派20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脱贫攻坚、污染防治、巡视巡察、乡村振兴、债务化解等重点工作,选派44名干部人才援疆,22名干部人才到永顺对口帮扶,36名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跟班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处理复杂矛盾问题中得到快速稳步成长,增强独当一面的能力。
湘潭援疆工作队结对”走亲戚”。
注重科学配备 选拔使用“长”“常”并举
坚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年轻干部,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表现突出、经过扎实历练的打破隐性台阶大胆使用。
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强化正向激励。市委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提振精神、苦干实干的十条措施》,通过落实教育培训、选拔使用、管理考核、评先评优等十条硬举措,切实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融入日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在全市上下形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浓厚氛围,明确提出三年内择优培养选拔60名以上“30岁左右”正科级干部、20名以上“35岁左右”县处级副职、10名以上“40岁左右”县处级正职,真正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
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落实刚性配备。严格对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定期开展年轻干部配备情况自查,落实年轻干部最低配备比例提示、调控机制。如2020年通过自查发现乡镇党政正职年轻干部配备不足,从全市集中遴选了6名35岁以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2021年8月,针对市、县有关部门年轻干部配备不足的问题,在干部日常使用配备中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一次性提拔了6名“80后”干部担任市直部门副县级领导职务,同时对各县市区发函督办,将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确保完成相关配备目标任务。
加大统筹配备力度,促进干部交流。注重干部资源优化整合,近三年从市直机关遴选了1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区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同时从县市区交流了17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到市直部门任职,实现市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干部“上下交流”常态化,有力夯实基层基础。打破地域观念、部门界限,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大力选拔市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区任职,有效促进干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上下交流”任职年轻干部入户走访基层群众。
注重激励约束 管理监督“宽”“严”相济
坚持从严管理没有特殊、没有例外,引导年轻干部严格自我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常态化谈心谈话“咬耳扯袖”。不断完善干部谈心交心工作机制,通过日常交流、情况反馈、职务任免、心理疏导、提醒帮助等针对性谈话,达到强化思想沟通,严格教育管理的目的。如针对县市区、乡镇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实际,为及时了解掌握县、乡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情况,湘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同全市“80后”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以及35岁以下乡镇党政正职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集体交心谈心,帮助年轻干部更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激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尽快在新的平台上打开工作局面。
2021年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
制度化监督约束“拒腐防变”。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组织函询、诫勉谈话、述职评议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纪检、巡察等各方面监督成果,经常性开展防腐拒变的警示教育、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无私奉献的典型教育,帮助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政绩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近三年共开展提醒121人次,函询4人次,诫勉52人次。
人性化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出台《湘潭市鼓励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免责减责的意见》,理直气壮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近三年来共重新启用干部12人,努力营造敢于担当担责、大胆履职作为、关心爱护年轻干部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调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来源:红星云
编辑:凌雨晴-湘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