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油纸伞,不禁让人联想到江南的雨季,淅淅沥沥的雨中,一名美丽的女子撑着油纸伞在古巷漫步的情景,是一幅多么唯美而富有风情的江南画。在湘潭县壮盛秀美、巍峨峻峭的昌山脚下,很多人家世代以制作油纸伞为业,距今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走进石鼓镇安乐村的宇昌工艺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在忙着制伞、画伞。一把把撑开的油纸伞整齐地摆放在地上,等待晾干收折。伞面上的荷花、牡丹、青虾、仙鹤等尽情诠释着中国画的意境美,淡雅清新,诗意盎然。“一把古法制作的油纸伞要经过刮青、劈伞骨、制伞杆、制伞轱辘、分边、穿艺、糊伞、斯边、打口、画花、收伞11个大的工序,几乎全手工,做一把成伞需要5天以上。”周乐介绍道。
新思维“复活”非遗油纸伞
今年24岁的周乐出身于制伞世家,父亲周汉宇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鼓油纸(布)伞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周乐从小就对油纸伞的制作耳濡目染,油纸伞伴随着他的成长,也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一优秀非遗文化技艺。
大学毕业后,周乐婉拒了很多大公司的邀请,带着几名同学回到自己家乡,主动担负起油纸伞研发与市场营销重任。周乐和团队成员为传统油纸伞植入动漫、国风等“新元素”,对伞面材料、伞内部穿线方式等进行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大程度地融入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并通过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提升石鼓油纸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线上销售占比达90%以上,每月能销售7000多单,实现月销售额30万元左右。同时,周乐和团队成员还打造了石鼓油纸伞研学基地,设计了一整套油纸伞制作研学材料包,开展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和绘制油纸伞,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累计接待研学活动超10万人次。
“去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后,让我扎根家乡的信心更足,推广油纸伞的机会更多。”去年年底,周乐成为湘潭宇昌工艺伞传统技能型人才工作室负责人,完成了40名新徒弟的油纸伞制作技艺教学任务;今年4月,石鼓油纸(布)伞研学基地入选湘潭市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预计今年来基地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1万余人次;今年5月,周乐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长沙市开福区选拨赛获得乡村振兴专项赛优胜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传统而鲜活的伞上工艺。
积极为民代言、建言献策
“周代表,我家屋前的渠道内淤泥厚积、杂草丛生,对灌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能不能帮我们清理一下?其次就是我家前面的那条马路,能不能也加宽加固一下呢?”“我会将这些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到时候再具体答复你。”这是日前发生在石鼓镇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一幕。
在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日中,周乐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他们提出的建议意见,掌握具体情况,及时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传递至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持续跟进中努力推动问题解决。“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履好职尽好责,更深入地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周乐说。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周乐积极学习人大业务和履职基本知识,利用更多的时间联系群众、走访群众,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履职期间,周乐提出的《关于加大石鼓镇西冲村联村公路建设的建议》《关于石鼓镇安乐村公路增加安全护栏的建议》《关于支持村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成立湘潭县石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资金的建议》,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相关工作正在逐步推进。
“在今后的履职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建言献策、为民谋福祉,从一件件意见建议和一个个具体行动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周乐表示,作为石鼓油纸伞的传承人,他也将进一步做好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带动周边劳动力稳定就业,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石鼓油纸伞的制作,让非遗文化“火”起来。(李思源 杨建)
来源:红网时刻湘潭频道
作者:李思源 杨建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