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时代“最美民兵”李光辉。
红网时刻湘乡频道7月19日讯(记者 谭浪 陈树理)“稍息!立正!齐步走……”盛夏七月,清脆嘹亮的口号声响彻湘潭市综合训练基地操场,湘乡市民兵应急连政治指导员李光辉正带领民兵集训队员进行列队训练。
2007年,从戎8年的他,挥别军营,转业到基层乡镇从事人民武装工作。他退伍不褪色,在民兵训练、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老兵的忠诚与担当,先后荣获省、市级荣誉20多项。近日,他又被评为湖南省新时代“最美民兵”。
李光辉和同事交流工作经验。
农村“后生” 刻苦练本领
1999年,李光辉高中毕业,在全家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军入伍,穿上了向往已久的绿军装。
“我是一个从红色沃土走出来的农村‘伢子’,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李光辉对自己的军旅生涯有着清晰的目标。训练场上,他不怕苦不怕累,别人跑5公里,他跑10公里;别人5时30分起床,他就5时起床,晚上还经常加班学习理论知识。在连队里,只要提起李光辉,战友们都说这个小伙子有股“虎劲儿”。
在部队的8年里,李光辉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民兵训练 。
一线“尖兵” 夯基层武装
2007年,李光辉退伍回到地方,主动要求到基层乡镇从事人民武装工作,一干就是13年。
2020年,省军区下发开展星级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由于这项工作是首次开展,不仅标准高、要求严,更无经验可借鉴。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李光辉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誓言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认真研究考评细节,反复对照考评要求查漏补缺;多次到兄弟单位学习,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在李光辉的办公桌上,《民兵训练大纲》《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教程》和《基层武装部星级达标建设考评细则》等书籍被勾画得密密麻麻,里面的内容,他早已熟稔于心。最终,在省军区工作组现场检查验收时,泉塘镇武装部凭借规范的各类资料、齐全的设备器材和高标准的目标规划获得一致好评。面对上级的随机提问,李光辉更是不用翻阅任何资料,当即对答如流,让带队领导连声夸赞:“这个专武干部不简单!”
李光辉与民兵谈心交流。
严厉教官锻武装尖兵
有着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过硬的军事技能,李光辉多次被湘乡市人武部点名带队开展民兵训练。平时豪爽大方、不拘小节的他到了训练场上就变成了严厉教官。
“民兵也是兵,练本领就要全力以赴!”这是李光辉对民兵队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民兵训练时,有的参训民兵因为没有从军经历,服从意识不强,面对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存在懈怠畏难的情绪,甚至找借口逃避训练。面对这些不太“听话”的队员,身为教练员的李光辉一方面与他们“唠嗑”,聊军旅经历,谈国防建设,从思想上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不断创新训练方法,通过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磨炼他们的意志。一来二去,民兵们对这位教练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折服于他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心悦诚服地参加训练。
严厉教官也是柔情硬汉。去年6月中旬,市人武部组织民兵保交护路分队集训,再次点将李光辉为教练员。为期半个月的集训,李光辉依旧每天提前到达训练场,直到当天所有训练科目结束才回家。
“咱们李教官还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呢!”看到训练一结束就匆匆往家赶的李光辉,民兵队员和教练员笑着调侃他。直到一段时间后,大伙儿才知道,原来当时李光辉的妻子刚刚生下二胎,一家人的饮食起居都靠他照料。为了兼顾家庭和集训,他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料理好一家老小后再赶赴训练场。集训期间,他从未耽误过一分钟训练,这也让集训队的队员和教练员无不由衷钦佩。
逆行勇士解群众危难
2017年湘乡境内突降暴雨,多个乡镇受灾严重。李光辉接到救援请求,金石镇2名村民被山体滑坡导致的泥石流掩埋,需立即展开营救。
“我们向事发地靠近时,山体的碎石还在不断砸落,随时都有二次塌方的可能。”参加过这次救援的泉塘镇应急排队员说起这事,还心有余悸。
灾情就是命令!李光辉顾不上自身安危,带头冲在前面,与队员一道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救援,协助武警官兵成功救出被掩埋的村民。还没来得及啃上几口干粮,他又接到立即赶赴育塅、金薮进行水上搜救的指令,不顾疲劳急行40公里,将数名被困群众营救上岸。此次救援连续作战20多个小时,直到洪水逐渐退去,李光辉和队员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返回泉塘镇。
多年来,李光辉带领基干民兵执行森林灭火、抗洪抢险、新冠疫情防控等处突救援任务20多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群众有难,我们就该逆行而上,要对得起这身迷彩服和党徽。”每次执行完任务,面对别人的夸赞,李光辉总是云淡风轻地说。
一身橄榄绿,一生铸军魂。对李光辉而言,从部队到地方,虽然军装已经脱下,但军人的使命仍在肩上,只有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做表率,方能彰显军人本色。
来源:红网时刻湘乡频道
作者:谭浪 陈树理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