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红博会而诞生的景点——“红博园”。 )
韶山,一片自带强大磁场的精神圣地。
在这里,你可以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追忆“孩儿立志出乡关”的青葱岁月;肃立毛泽东广场,领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人胸襟;探访滴水洞,感悟“凭阑静听潇潇雨”的家国情怀;登上烈士陵园,追思先烈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韶山,一片山水秀美、生态绝佳的诗意田园。
登临韶峰,风物尽收眼底,耐人遐思;神秘黑石寨,山峻以复,茂林修竹;银田古街、古寺、古银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饱含沧桑;非遗博览园,旅游与传统文化擦出绚丽火花;点缀在沃野上的一座座乡村,浓墨淡彩、如诗如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贯彻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线的2022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于11月25至28日,在韶山市召开。
红色基因代代传。今天的韶山,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正瞄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名片”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说,此次韶山承办2022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行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的重要载体,也是一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推介毛主席家乡的重大举措。
(毛泽东广场的人流。 喻名才 摄)
开发独一无二的红色旅游资源
韶山是红色资源的宝库。这里的红色旅游景点,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今年国庆节,毛泽东广场红旗飘扬。广场一侧,“一切为了人民——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这个以“中国红”布局的主题展,精心选取百年来党在各个时期的权威历史文献30余份、图片资料330余张、文摘65段,共分6个部分进行展示。
“韶山的红色旅游产品不断增多,红色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更加多元。”63岁的长沙游客王志国说,每次来韶山都能看到新变化,都有新感受。如今,韶山红色旅游从传统的“打卡报到、讲解参观”模式,升级为“红色旅游+”等新业态,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
从毛泽东广场一侧拾级而上,便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里浓缩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壮阔人生。
少年时睡过的床、读过的书,记有毛泽东1925年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内容的《贺尔康日记》,1959年回乡时与乡亲们亲切聊天的照片……毛泽东同志纪念馆6.3万余件馆藏文物和文献资料,默默讲述那些穿越时空依然震撼心灵的细节。
2020年12月25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落户,为这座红色基因库又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时隔一年,2021年12月25日,韶山再提太空大礼。嫦娥五号采回的月壤样品,永久保存在韶山,进行异地灾备。毛主席诗中“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成为现实。
这些,既是对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情告慰,更是航天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交相辉映。
今天的韶山,红色旅游资源远不止于此。
(全球最大的“红五星”剧场在韶山建成,《最忆韶山冲》在此上演。)
在韶山核心景区游客换乘中心南广场,一个全球最大的“红五星”剧场夺人眼球。闪闪的红星、苍翠的竹林、主席故乡的黄色夯土墙,烘托出“红五星”剧场的庄严,将毛主席魂牵梦绕的故园情思和谐统一呈现,成为韶山新地标建筑。
由张艺谋任总导演的大型室内情景演出剧《最忆韶山冲》在“红五星”剧场上演。这是一幅诗音光影画卷,也是一场美的盛典,还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之旅。该剧自上演以来,惊艳了无数观众,成为游客来韶山必看的演出。
今年,在“红五星”剧场对面,一个因红博会而诞生的红色旅游景点——“红博园”亮相。从空中俯瞰,“红博园”展馆有着别出心裁的造型之美:两条红色沥青环形步道构成场馆外围,使整个场馆呈现出“红心”形状,位于“红心”正中央的主题展馆形似花蕊和三片花瓣。
“红心”造型既寓意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又期冀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展馆前方的草坪上,还有两条花瓣型灯带。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红博园”内点点灯光,像一片繁星闪烁。
在韶山,除了“红博园”,还可逛独具特色的“军博园”。项目以“博览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为主题,建设“一中心二馆三广场四区”,打造综合性生态公园式国防军事教育基地。
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表示,湘潭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以“标杆”标准、“样板”质量办好红博会,努力交出一份“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的优异答卷。
(毛泽东同志故居 。 喻名才 摄)
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走进韶山毛家饭店,创始人汤瑞仁银发如雪,她精神矍铄,让人眼前一亮。
中午时分的毛家饭店,一座难求。汤瑞仁与游客欢乐互动,游客在给她拍照的同时,老人也在用手机拍游客,一段小视频配上音乐,一个抖音产品即时上线。昵称“毛家饭店90后的汤奶奶”抖音号,已拥有20多万粉丝。
年过九旬的汤瑞仁与时俱进,她一手创办的毛家饭店是这样,伟人故里韶山更是这样。
在距离毛泽东同志故居仅1.6公里的“梦稀乡宿”,常常爆满。
2016年,在长沙工作的沈楚华回到家乡,将自家老房子改建,收集蓑衣、斗笠、风车、马灯等老物件,打造极具“老韶山”独特乡村味道的民宿,不少省内外客人慕名而来。
“做民宿,要有情怀,有温度。”一批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谙熟互联网的年轻人,传承着“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的初心,也开拓着“我和主席做邻居”的新理念。
他们成立韶山市旅游民宿协会,抱团发展,培育“忆韶·民宿”品牌,制定行业标准,政府也适时给予奖励扶持。
蓬勃发展的不仅是红色旅游,还有绿色生态农业。
毛泽东同志故居前,游客们在一块青绿色的齐整稻田前驻足。这片稻田,原本是毛主席家的祖田,现在的耕种者,是“新农人”李定洪。
2010年,李定洪成立韶山市祖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祖田米”品牌。年产2吨多的“祖田米”作为“韶山特产”向游客销售。近几年,他还种出了五彩水稻,“中国梦”“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的彩色字样在祖田清晰可见,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合影留念。在李定洪的巧思下,主席祖田观光农业越来越红火。
韶峰耸峙,喜看稻菽千重浪。百年沧海桑田,韶山通过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已成为一片物阜民丰、活力迸射的沃土。韶山市委书记曹伟宏介绍,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9亿元,同比增长7.9%。
(韶山杨林秋色。 陈珏 摄)
行走在今天的韶山,一幅新时代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房舍俨然,阡陌纵横,游人如织,令人心旷神怡。
特别是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提出打造湖南文旅五张名片,其中一张便是以韶山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让韶山产业转型发展迎来新机遇。
他们守正创新,将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有机结合,开创“红色+绿色”旅游新天地;
稻梦田园、红林花海等10多个农旅项目竞相发展,20多家星级休闲农庄、乡村旅游区(点)齐头并进,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
以“少年毛泽东求学立志之路”为载体,打造毛泽东“求学之路”实景思想课堂,开展现场体验式教育;
复原长庆和谷米行,重新展现平粜阻禁的斗争场景张公桥,新修建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历史陈列……
银田银河景区成为许多来韶游客“打卡地”、游玩地,以及众多红培和研学机构新的现场教学点;
打造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等现场教学点28个,建成沉浸式研学实践基地13个,开发红色精品课程140余堂,让每一名来韶游客都能深刻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新时代的韶山,早已“换了人间”,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初心与奋斗精神。英雄的韶山人民,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新的传奇。
(充满生机的韶山城区。喻名才 摄)
把红色基因转变为精神动能
“金花籽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1925年,24岁的杨开慧随同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办农民夜校,亲自担任教员。很多个夜晚,杨开慧教唱这首韶山民谣。歌声冲破黑夜,传遍韶山。
97年过去,这首《金花籽开红花》依然在韶山传唱。人们为它填上了新词:
“文明实践开红花,一开开到群众家,传新思,引新风,百姓人人夸。”
歌词更替,悄然替换的,是红土地上日新月异的面貌。歌声流转,永恒不变的,是代代传承的韶山精神。
随着2022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湘潭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的日子临近,连日来,韶山红色旅游逐步升温。在游人如织的毛泽东广场,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据介绍,韶山文明实践云平台注册登记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48个,注册志愿者2.6万人,每5个韶山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韶山是我省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在这里,文明之风温暖如春。在韶山247平方公里红色热土上,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4名、湖南好人23名、省级道德模范1名。
他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理发师庞红亮从单打独斗到成立一支义剪队,每月5日免费为老人理发,深受老人喜爱;
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退伍军人罗灿勇救落水者不留名;
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公交车司机龙献忠将乘客遗落的4万元现金物归原主;
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农业专家张茂清援非12年播撒“希望的种子”;
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七旬老人唐锡武照顾百岁父亲,对中风妻子不离不弃……
一个好人,带动身边一群人;一群好人,托起一座文明城。一座城市,当凡人善举成为寻常之事,文明便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有了不断生长的希望,城市的文明高度便不断叠加。
韶山变了,毛主席家乡人的日子越来越好;韶山没变,韶山精神永远薪火相传。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白培生 彭婷 张友凡 肖燕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