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湘潭市、县两级河长办指导下,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民间河长办公室携手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河小青”志愿者队伍,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该协会连续第8年与高校合作,组织青年学子围绕河湖保护开展暑期实践。
湘潭因水得名、因水而兴。“水韵莲城百景图”是湘潭市水利局对全市美丽河湖风采的全景式呈现。本次“河小青”三下乡活动以此为依托,将青年学子的实践热情与河湖保护、文化宣传深度融合,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碧水清波中绽放光彩。为期10天的行程中,青年志愿者足迹遍布全市5个县市区,深入探访“水韵莲城百景图”10个代表性景点。
志愿者们深入河湖岸边,实地观察记录各景点水质状况、岸线生态、生物多样性等情况,运用专业知识初步分析评估,形成详实调研报告,为后续河湖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建议。 志愿者走进沿线社区、乡村,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开展河长制政策宣讲。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河湖保护知识,解读河长制内涵,提高民众对河长制的认知与参与度,引导更多人成为守护河湖的“民间河长”。
活动不仅关注生态,更注重文化传承。志愿者们悉心聆听当地故事,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感受,精心撰写“百景游记”,积极参与“水韵莲城”三行情诗征集活动,共投稿137首。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挖掘景点背后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与治水故事,生动展现湘潭独特的水文化魅力,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形象添砖加瓦。
此外,志愿者们还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拍摄制作反映河湖美景、记录活动过程、传播环保理念的系列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让“水韵莲城”的魅力与保护河湖的倡议“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扩大活动影响力。
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河小青”暑期三下乡活动,是社会组织、高校与政府水利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河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协会将继续深化此类活动,搭建广阔实践平台,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守护好“水韵莲城”生态底色,为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湘潭不懈努力。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唐亚慧
编辑:吴佳俊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