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塘区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成立

来源:红网 作者:郭思嘉 编辑:凌雨晴 2025-07-18 19:33:28
时刻新闻
—分享—

1 拷贝.jpg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湘潭火龙”传习所。

7月17日,在位于岳塘区荷塘街道竹埠村内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湘潭火龙”传习所里,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五名大一学生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湘潭火龙舞”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尹国军关于该项目的民俗特点和传承现状的介绍。“我们特地从四川过来的,这是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希望通过宣传湘潭火龙舞的历史、技艺以及文化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它。”大学生苑亦菲说。

湘潭火龙舞2016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龙舞包括起猖、行龙、走村入户、收猖等环节,正月十五的“上元灯”要走村入户,火龙进入到每户人家的每一间房屋,寓意消灾避祸,平安吉祥;农历六月初六的“禾花灯”则是游走在田间地头,意在驱除虫害,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演中,队员们走、跑、跳结合,火龙穿插、旋转、翻转,演绎出一个个寄寓美好祝愿的故事,共计72套。

今年7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湘潭火龙”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岳塘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和高质量发展有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这也是全区成立的第一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该传习所位于竹埠村,设有制作间、展陈馆、舞龙活动室、直播室等多个空间。橙灰相间的展陈大厅显得既敞亮又古朴,队员们平时练习用的火龙、牌灯、龙珠等“把子”依次摆放,供游客近距离观赏;直播间内,湘潭火龙的文创产品引人注目,几根小木棍支撑着架在木板,鲜艳的龙衣、惟妙惟肖的龙头,让人爱不释手。“完全是按照竹埠村火龙等比缩小而成的,9个龙灯把子,可以实现掌上舞龙。”尹国军边说边演示,手掌间的火龙以不同的姿态固定在木板上舞动。

“今后将在传习所内,创设多样化的非遗手工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筑梦’空间,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为岳塘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陈红介绍。

来源:红网

作者:郭思嘉

编辑:凌雨晴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941/52/151383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