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湘”门丨“硬”实力建设+“软”服务提升 看湘潭这家医院如何双轮驱动服务升级

来源:红网 作者:湘C君 编辑:楚湟 2025-08-26 08:18:57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IMG296副本.jpg

日间化疗中心开诊。

日前,湘潭市中心医院日间化疗中心正式开诊。这个看似平常的医疗单元,却蕴含着医疗服务模式变革的深意。“治疗不等床、化疗不过夜”的特色服务,正为湘潭肿瘤患者开启更高效、便捷的诊疗新体验。

上午8点,59岁的肺癌患者刘先生走进日间化疗中心,中午已完成治疗准备回家。“以前每次治疗都要住院,现在当天就能回家,既方便又省钱。”患者的切身感受,印证着这项改革的民生温度。

一子落而满盘活。湘潭市中心医院这步“先手棋”,实则是以“患者体验”为原点,重构医疗服务体系的系统实践。

今天,湘C君走进这家医院,探访了解这家三甲医院提升服务能力的改革密码。

WechatIMG297副本.jpg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

补服务之气:疏通就医末梢

清晨的门诊大厅,曾经排队的“长龙”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窗口搞定全流程”的高效服务。

“以前看病,挂号、缴费、检查预约要跑不同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市民张女士拿着刚办好的出院手续,笑着说。

患者少跑腿的背后,并非简单的窗口合并,而是湘潭市中心医院从患者最关切的问题反推管理,不遗余力打通内部环节,持续进行流程改造,构建门诊“一站式”及多个一体化专科门诊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生动实践。

医院的改革,始于流程重塑,成于人心指向。

湘潭市中心医院的创新改革,正是抓住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这一关键,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通过业务集成、智慧结算、精准预约、人文关怀四大维度,打通患者就医的堵点、难点,形成全流程服务体系,覆盖患者就医各环节,实现“效率医疗”和“患者满意”双提升。

“从1.0物理整合破解‘多头跑’,到2.0功能融合实现‘一窗办’,目前医院正加速迈向3.0智慧医疗时代。”湘潭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通过深化智慧服务应用,拓展检查预约、预住院服务、“全院一张床”等多元化优质服务,让医疗服务既有流程提速的“效率刻度”,也让就医体验的每一次升级都精准呼应民生期待。

0527acaeb81c4a7887e89a1c7977933a.jpg

建设医学检验、影像诊断等“六个共享中心”。

造资源之血:贯通医疗经脉

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深化医改的方向。

而优质医疗资源往往是“紧俏货”。这一“蛋糕”怎样能够既做大,又分好?

湘潭市中心医院作为湘潭市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给出了自己的实践答案:实行城市医疗集团医疗、信息、药品耗材设备“三个一体化”管理,建设医学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总务后勤“六个共享中心”,实现医疗资源集约共享、信息互联互通,213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医疗集团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指导全市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指导建设标准化的胸痛单元、创伤单元以及卒中防治站,构建区域内网格化、分层级的急救网络;实行“总额预算、结余留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微信图片_20250516224900_副本.jpg

联动湘乡、韶山、湘潭县三个县域医共体成立大病管理分中心。

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湘潭市中心医院加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资源共享,构建有序就医诊疗新格局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为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湘潭市中心医院作为湘潭市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成立大病管理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热线,建立12个专病多学科管理团队,为“大病”患者提供多学科会诊、远程会诊、预约手术等个性化医疗服务,并对接国内先进医疗资源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提升大病诊疗能力。

同时,先后联动湘乡、韶山、湘潭县三个县域医共体成立大病管理分中心,为县市区患者提供资源共享,畅通绿色转诊通道。患者平均等待治疗时间缩短40%,诊疗方案优化率提升35%。

此外,“大病不出市”工作与基层帮扶联动,助推专家下沉、服务下沉、技术下沉,让优质资源触手可及。

这样一“联通”,一张覆盖全市的“医疗资源网”就织得更牢更密。城市医疗集团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之间也成为了扭成一股绳的“医联体”,医院和基层互相支持,病人的奔波少了,外转就医率低了,看病也越来越方便。

026A4028副本.jpg

急性脑梗救治跨进“刻钟时代”。

健学科之梢:夯实专科根基

今年3月27日,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86岁的脑梗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仅用时15分钟。

这得益于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卒中单元建成使用,让脑卒中患者DNT中位数再次缩短至15分钟,跨进“刻钟时代”,更多急性脑梗患者将在更短时间内及时获得更有效救治。

这样的技术突破,正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多个学科发生。

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近年来,湘潭市中心医院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维理念、制度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重点专科上,湘潭市中心医院“强专科、创特色、树品牌”,推进专科建设向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导、以重大疑难疾病诊疗特色方向转型,并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具有优势的学科协作攻关,着力打造优势学科群,学科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目前,湘潭市中心医院拥有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急诊科、临床药学、临床护理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中西医结合科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并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认定,成为造血干细胞采集与移植医院。

微信图片_20250226180712.jpg

湘潭市中心医院构建专病攻坚“智囊团”,让疑难手术“家门口做”。

在此基础上,湘潭市中心医院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对接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柔性引进顶级大咖,让疑难手术“家门口做”,构建专病攻坚“智囊团”,打造带不走的“国家队”。

比如,湘潭市城市医疗集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16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以及湘雅等省内知名医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常态化远程会诊,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实现与“国家队”面对面交流。

针对高难度手术需求,湘潭市城市医疗集团柔性引进涵盖肿瘤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等学科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团队,真正实现“病人不动专家动”,让湘潭及周边群众在市内就能享受国内顶级专家的精准诊疗。2024年,全院共开展专家手术指导200余例,其中肺部肿瘤、结直肠肿瘤等复杂肿瘤切除、心脏及外周血管介入等高难度手术占比达60%,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提升。

从15分钟的“急救时速”到60%的高难度手术占比,湘潭市中心医院的实践表明:只有牢牢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让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当技术突破与患者需求同频共振,医疗改革的惠民底色就会愈发鲜亮。

DJI_0151副本.jpg

俯瞰湘潭市中心医院。

湘C君的观察+

以矩阵式医联体之“通”,逐步破解群众看病难之“痛”。

在医改的浪潮中,湘潭市中心医院通过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织密医疗保障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完成了从口号到实践的落地。

观察这场公立医院改革,可见三个鲜明特征,即,在服务维度,从“方便管理”转向“方便患者”;在技术维度,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在资源维度,从“虹吸效应”转向“辐射带动”。这种转变,正是湘潭市中心医院凝心聚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前,湘潭市正聚焦“把一个区域作为一座医院来打造”的要求,紧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目标,以制度变革引领模式创新,以模式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医疗机构改革和矩阵式医联体建设。

作为“医改”的排头兵,湘潭市中心医院将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以“服务能力提升”为抓手,把就医体验感、技术突破等那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汇成医改大潮中的温暖浪花。

棋至中盘,方见真章。当医改紧扣患者体验这个“棋眼”,“惠景”的这盘医疗改革大棋,正下出为民惠民的“妙手”。

来源:红网

作者:湘C君

编辑:楚湟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942/69/152270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