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塘区书院路街道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单元,始终以守护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面对城郊结合部菜地露天焚烧这一影响空气质量与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街道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摒弃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性,自今年二月起便超前谋划、综合施策,通过系统治理与精细管理的深度融合,至八月已实现辖区菜地焚烧现象的根本性好转,成功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复杂城郊结合部菜地禁烧的有效路径,为同类区域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在治理过程中,街道遭遇的典型难题集中体现在晓塘中路菜地(约80亩)。该菜地因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种植主体呈现多元特征(包含31户原合作社股民及24户外来居民),且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曾长期饱受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的困扰,不仅严重污染周边空气,还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成为区域环境治理工作中难以突破的顽疾。针对这一重点难点区域,街道结合整体治理策略,精准施策,最终实现该区域焚烧问题的彻底改善。
超前部署,压实责任链条,下好禁烧 “先手棋”
街道坚决摒弃 “临时突击” 的被动治理思维,在年初便召开菜地禁燃禁烧专题工作会议,组织相关部门、社区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对全年禁烧工作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全面梳理辖区菜地分布、种植主体构成及过往焚烧高发时段、区域等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详实且具可操作性的年度禁烧工作计划,精准锁定6至10月焚烧高发期等重点防控时段,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与具体任务。同时,将禁烧责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逐级细化分解至具体职能部门、社区及网格工作人员,构建起 “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 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为禁烧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宣教,筑牢思想防线,变“要我禁”为“我要禁”
为切实提升种植户的环保意识与法律意识,街道创新宣教方式,强化宣教针对性。一方面,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精确划定辖区菜地范围,清晰掌握每块菜地的位置与种植情况;同时与葩金合作社深度联动,通过合作社台账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精准锁定15个村民组原种植户的详细信息,确保宣传教育覆盖所有种植主体,无遗漏、无死角。另一方面,依托葩金合作社组织,针对性召集原村民种植户召开禁烧专题会议,通过播放焚烧危害宣传片、现场讲解案例等形式,深入剖析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对空气质量、土壤健康及人身安全的严重危害,详细阐明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及违规焚烧的法律后果,让种植户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禁烧工作的重要性。此外,街道还联合社区党员、环保志愿者等力量,常态化开展 “田间课堂” 环保知识微讲座,在日常巡查过程中,面对面为种植户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禁烧相关法规政策,确保宣传内容“入脑入心”。同时,着重强调《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露天焚烧的禁止性规定与处罚措施,进一步筑牢群众“不敢烧、不能烧”的法律底线,推动种植户从被动接受“要我禁”转变为主动参与“我要禁”。
立体巡查,织密防控网络,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管
为有效防范露天焚烧行为,街道构建起立体式巡查防控网络,实现对辖区菜地的“全天候、全覆盖”监管。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查方案,将日常常态化巡查与重点时段高强度巡查有机结合,在非高发期保持每日定期巡查频次,在6至10月焚烧高发期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段,适当增加巡查人员与巡查次数,提升巡查密度。其次,组建多元化巡查力量,以街道专职工作人员、专项工作专班队伍为核心,吸纳社区党员、环保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加入巡查队伍,充实巡查力量,形成多方联动的巡查格局。再次,建立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网格化巡查体系,根据菜地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巡查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巡查责任人与巡查范围,确保责任区域无缝覆盖,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在焚烧高发期及重点时段(如傍晚、凌晨等焚烧行为易发生时段),实行巡查信息实时反馈机制,要求巡查人员每小时向街道禁烧工作专班反馈巡查情况,确保巡查信息畅通无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最后,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点,巡查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扑灭,防止火势蔓延;对现场正在进行焚烧行为的人员,立即予以制止,并当场开展警示教育,详细说明焚烧行为的危害与后果,形成有效震慑,切实减少焚烧行为的发生。
源头治理,消除焚烧诱因,实现“疏堵结合”
街道深刻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露天焚烧问题,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从源头消除焚烧诱因。一方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善菜地基础环境。联合城管部门,对辖区菜地内存在的61处违规棚点、6处旱厕进行彻底拆除,有效消除卫生死角与消防安全隐患;根据菜农实际需求,统一搭建16处标准化工具房,为菜农存放农具、农药等物资提供便利,显著改善菜地面貌;整治工作完成后,因地制宜在菜地周边安装竹篱笆进行围挡,明确菜地管理边界,进一步提升菜地整体整洁度。另一方面,加强秸秆等焚烧物质的源头管控,解决菜农秸秆 “无处去” 的难题。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对菜地内零散秸秆堆放点进行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动态掌握秸秆堆放情况;通过与种植户沟通协商,明确要求种植户将收获后的秸秆归集至街道指定的堆放点,街道安排专人负责,定期组织力量对指定堆放点的秸秆进行统一、及时的集中清运处置,从源头上消除露天焚烧的物质基础,彻底解决因秸秆无处堆放而引发的焚烧问题。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唐思雯
编辑:吴佳俊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