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9日凌晨,“板凳妈妈”许月华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故事与精神却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近日,红网记者寻着许月华的足迹,来到她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探寻“板凳妈妈”的故事。
方静是许月华在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最早照顾的孩子之一。几个月大的时候,遭父母遗弃的他被送到福利院。如今,他已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
“你看,板凳就是我们的翅膀。”方静摩挲着褪色的木制板凳,阳光在沟壑纵横的纹路上跳跃。多年前,同样的光影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蜷缩在床上,被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温柔抱起。记忆中,许月华总是以板凳轻叩地面,与地面碰撞出清亮的回响。高位截瘫的她以板凳为足,一步步挪到方静的身边,教他以同样的方式“走路”。
“不要怕摔,慢慢来。”方静记不起学用板凳走路时,摔了多少次,但每次许月华总是会笑着鼓励他,说:“你比我总要好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眼光,要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更让方静难忘的是,他才几岁的时候,头上长了脓包。那时,湘潭市社会福利院的条件还比较艰苦。为了让他头上了脓包快些好,许月华撑着两个小板凳四处“行走”,寻找草药。每天清晨,许月华嚼碎苦涩的草药,敷到他的脓包上。为了嚼草药,连续十多天,许月华都没吃早饭。“许姨总说,再苦的事,笑着做就不苦了。”方静说。
如今,方静成为了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手工艺品慈善超市”的一员,精美的串珠摆件、手工艺品让他有了收入来源。谈起许月华,他总是说:“是许姨的板凳,教会了我‘走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杨莉莎 吴佳俊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