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村是湘潭市禽蛋重点产业村,玉桥养鸡专业合作社是村上的龙头企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凌雨晴 楚湟 湘潭报道
凌晨五点,湘潭县杨嘉桥镇九江村的天空还挂着星星,玉桥养鸡专业合作社的智慧鸡舍已自动开启“叫早服务”——渐亮的仿自然光照唤醒蛋鸡,恒温系统将鸡舍调整至22℃最佳产蛋温度。
杨志盯着手机小程序里跳动的数据曲线,妻子焦启芬在运蛋轨道里举起一枚蛋高兴地说:“看这就是亮度56%、湿度55%的环境下诞生的‘五星好蛋’!”
杨志(右)和焦启芬(左)共同经营蛋鸡养殖。
这对“80后”夫妻档,既是全县排名前三的规模化养殖场的经营者,也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的“明星学员”。在培育过程中,他们通过集中授课、外出学习、送教下乡等多种培训模式,进一步解锁了新时代农民的“通关密码”,逐渐改变了思维、打开了思路。
“发展产业、扩大规模固然重要,但面对内卷的市场,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公司良性传承下去才是长远要考虑的。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参加完在北京举办的数字农业创新交流活动后的杨志茅塞顿开。2024年,玉桥养殖合作社完成鸡舍扩建并购置了国内先进养殖设备,养殖规模扩大至12万羽。
自动化养殖生产线。
随着硬件设施的优化,企业管理和品牌打造逐渐成为玉桥养殖合作社的发展新方向。“疫病的防治跟企业化管理,是我参加这次培训的首要目的。”妻子焦启芬参加的是产业链融合示范班,而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团队曹满湖来到基地答疑解惑是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解决了他们一直困扰的控制疫病传播和品牌建设问题。
针对“高密度养殖如何有效控制疫病传播”的核心难题,曹满湖教授团队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首先从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构建角度提出技术路径,建议升级现代化环控设备,配套自动化消毒喷淋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洗消程序和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同时,强调免疫程序科学化的重要性,需根据当地流行病学特征制定个性化疫苗方案。
关于品牌建设方面,杨志夫妇也认识到要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进一步提高曝光量,增加企业知名度,同时要依托现有规模优势转型特色蛋品生产,包括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富硒蛋、DHA强化蛋等功能性产品,布局生态散养基地获取有机认证,并逐步申报“专精特新”农业合作社,争取政策扶持形成品牌矩阵。
曹满湖(左二)给新农人进行屋场答疑,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
如今,这对总说“要当新时代鸡司令”的夫妻,真正把培训班变成了“科技农业转换器”。当听说湘潭人才集团还将不定期组织专业老师到村上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带动村上散养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的消息,夫妻俩别提多高兴了。
“我们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但我希望通过湘潭人才集团的平台和技术带动村上蛋鸡产业的发展,在3到5年内实现村集体经济突破15万元。”作为九江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的杨志踌躇满志。他指着窗外正在调试的智能孵化器笑道:“咱们的‘金蛋’,可都在这乡村振兴的巢里呢!”
来源:红网
作者:凌雨晴 楚湟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